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107章 认祖归宗9

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兔月关 5326 2024-01-12 17:32:17

在文德帝的刻意操作下,乔楠认祖归宗当天,出现的令人震惊的奇景消息,迅速传遍整个京城,并且不断向全国各地传播。

连见多识广的官员,都为那样的奇景而惊叹,没什么见识的百姓,情绪自然是更加激动,议论纷纷。

“老王头,那天京城四方城门墙上出现的奇景,你看见了吗?”

“看见了看见了,我当时就在现场!哦哟喂,没想到老头我活了大半辈子,还能看见这种奇景,凭空显字,龙影环绕,这就是神迹啊!”

“这算啥,听说六皇哥在认祖归宗完成的时候,当时天上就出现了五彩霞光,还有龙吟凤鸣之声,妥妥的天降祥瑞……”

“这正常,六皇哥才是真正的皇家血脉,当初那二皇子就是个冒牌货,六皇哥还朝,皇室列祖列宗能不高兴欢庆?”

“六皇哥是个有福之人啊,当初被人那般陷害都活下来了不说,听说弄出粮食增产之法的那俞大人,就是六皇哥在民间时成亲的夫君。”

“难怪六皇哥认祖归宗时,会出现【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】的奇景,难怪陛下会封六皇哥做亲王,六皇哥如此有福气,将来定会给我们景朝带来繁盛……”

百姓们激动地讨论着。

这些话有出自普通百姓,当然也少不了细作在其中的引导煽动。

文德帝给乔楠的这一波造势非常成功,百姓们对于这位从民间找回来的皇哥十分有好感。

对于乔楠封号亲王,可入朝参政之事……好吧,百姓们压根就不关心那么多,只要他们有饭吃有好日子过,谁管哥儿能不能参政!

不过。

这对从奇景之中会过神来的百官来说,可就是件重要的大事情了。

原以为二皇子倒台,储君之位争论可能就此落幕,三皇子靠着“陛下仅剩的唯一健康皇子”优势胜出,荣获太子宝座。

但谁知道文德帝如此不按常理出牌,竟然产生了扶持一个皇哥上位的念头,这个皇哥还是从民间刚刚找回来的。

众朝臣:……

只能说陛下对世家勋贵的忌惮,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。

陛下这是什么?这是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啊!

所以现在大家该怎么办?

站三皇子的队伍吧,文德帝这是摆明了要不惜一切代价和勋贵势力死磕;

可要是站文德帝的队伍吧,那他们以后岂不是就要对一个哥儿俯首称臣?这实在太难让人接受。

朝中官员们明白皇帝的意图后,陷入了纠结之中。

而三皇子派系的官员,就开始发愁,以及恼怒文德帝真是不像话。

无耻暗想:他们勋贵不就是想多分点权利么?又不是想谋朝篡位,改朝换代,陛下用得着这样防备他们吗?真是太过分了。

可他们现在暗骂也没有用,当务之急是考虑怎么把乔楠干掉才是。

三皇子派系中,当即就有官员谏言道,

“其实六皇哥本人并不难办,对方到底在民间商户家中长大,即便从小也有夫子教导,本身能力估计也有限。”

“六皇哥最大的依仗就是陛下,以及俞州这个鬼才夫君,陛下暂时对付不了,但我们可以先把俞州赶出朝堂再说。”

“大家别忘了,俞州现在是驸马,而驸马不能入仕!”

自古驸马不能入仕是规矩,无论俞州多么有才华,做了驸马他就不能再插手朝堂之事,这是陛下都无法改变的。

尽管俞州离开了朝堂,照样可以给乔楠出谋划策,但到底不如身在朝堂之中能做的事情多。

文德帝来势汹汹,不管此举有多大的作用,他们都必须有行动才是,否则其他投靠三皇子的官员岂不是要士气大减?

“那就这样办。”

杜阁老点头同意。

于是很快。

就有隶属三皇子派系的官员,以俞州驸马的身份,外戚不能干政借口,在朝殿上提出了罢免他官职的请奏。

这理由无可指摘。

毕竟驸马品级高,身份尊贵,的确很容易揽权,造成外戚干政情况,恐有篡国之患,自古驸马要么不入仕,要么只能领闲职。

提出建议后,三皇子派系官员就等着文德帝反驳,然后和对方来个唇枪舌战的争辩,以图达到目的。

但谁知……

不等文德帝开口,俞州就先自己站了出来。

“陛下,臣觉得陶御史所言甚对,微臣如今乃驸马,的确不应该继续插手朝政,撤销微臣官职无可厚非。”

“只是臣寒窗苦读多年,多年心愿就是为国效力,就此闲散荣享富贵实在内心惶恐,所以,恳请陛下允许微臣撤职后,开办一所书院,为朝廷培养人才,让微臣余生继续为朝廷发光发热。”

俞州满脸真挚诚恳,看上去无比清正,无比为民。

但有杨阁老被坑的例子在,三皇子派系官员可不会觉得他真就是个单纯的为国为民之人,这丫指不定又在憋着什么坏!

尽管,杜阁老等人不明白俞州想开办书院的用意是什么,可这并不妨碍他们阻拦。

当即就又有官员站出来道,

“六驸马,自古开办书院者皆需乃大儒,否不可担,你虽才名,但不过青年之俊,开办书院实乃误人子弟。”

“是极,六驸马有报国之心我等理解,可凡事须量力而为,六驸马若是有心,到国子监任教方可,开办书院岂能如此随意。”

“对对对,六驸马既有心,不如就到国子监任教吧……”

总之,三皇子派系官员的想法就是,管俞州想干什么,反正对方想做的事情,他们都可劲阻止就对了。

谁知俞州早就等着他们说这些话了。

俞州当即从善如流拱手道,还是那副满脸真诚谦虚的样子,

“各位大臣说得也是,俞某年纪轻轻便开办书院确实不妥,既如此,便请求陛下让微臣到国子监任教。”

很显然,其实俞州目的根本不是开办什么书院,他就是想去国子监。

三皇子派系官员顿时反应过来。

娘的,上这家伙当了啊!

尽管他们想不明白俞州去了国子监任教能做什么,现在储君之位已经到了白热化,笼络那些还没有入仕的学子根本没作用。

但还是那句话,俞州这个人蔫坏,当初不声不响就把杨阁老那边的兵权给夺了,如今去国子监肯定对他们没好处。

三皇子派系官员着急,想继续阻止。

可文德帝向来是个很会抓重点的人。

文德帝立刻点头,“既然众爱卿都觉得让六驸马去国子监任教好,那便就这样决定吧,如此教书育人,传道授业,也不浪费六驸马的状元之才。”

“多谢陛下隆恩。”

俞州也立马磕头谢恩。

帝王金口玉言,事情再无转圜余地。

杜阁老脸色难回头,看向自己派系的官员:刚才到底是哪个混蛋说出的提议?!

三皇子派系官员顿时纷纷缩起脑袋,刚才大家都在说话,场面过于嘈杂,谁都没注意到是谁先开的口。

……

俞州撤职退出朝堂,前往国子监任教的事情,就这样确定了下来。

事情如三皇子派系官员所愿了,但他们却并不高兴。

因为俞州在朝堂上的表现,很明显就是早有打算,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,助人一臂之力呢。

而事实上,退出朝堂这件事情,也确实是俞州和文德帝、李承巍三人早就商议好的。

毕竟驸马不能入仕规矩的确不能打破。

这不是文德帝对俞州忌惮防备,而是如果让俞州继续朝政的话,那其他驸马、郡马们怎么办?是不是也要允许那些人进入朝堂了?

所以,为防止其他驸马、郡马们和其家族借机闹事。

文德帝只能让俞州退出朝堂,转而曲线救国,让人去国子监帮乔楠培养人才。

对此,俞州非常乐意。

因为他脑子里的知识实在太多了,光靠他自己累吐血也很难将其全部发挥作用,若是能够教导出一批学生,岂不是全面开花?

杜阁老那些人,能够防得住他一个人才,还能防得住千千万万的人才?

不过。

他们自己愿意和被人逼迫,这是两种概念。

当天在朝堂上,看着三皇子派系的官员蹦跳,乔楠表面上没有站出来说什么,回家后却是翻起了自己的小本本。

他有个专门记录前世记忆的小秘本,里面不仅有他自己的前世记忆,还有赵立轩和乔旭提供的消息。

这是乔楠为了防止自己重生时间太久,忘记重要消息,利用俞州教他的现代知识,专门加密写出来的,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

既然三皇子派系敢朝他夫君下手,那他自然也要“回敬”才是。

这也是他向朝堂众臣,展现能力和魄力的机会。

一番仔细斟酌后。

乔楠最终选定了,就拿那个最先提议罢免他夫君官职的陶御史开刀。

于是。

就在俞州被撤职退出朝堂的第三天,乔楠给宗室的郡主郡君,县主县君们都发了请帖。

帖子内容,是邀请众人到蓬莱茶楼一起看话剧消遣。

*********

乔楠邀请宗室的郡主县君们出来消遣,就是个很普通的交际举动,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。

因此,三皇子派系官员听闻后虽有嘀咕,但到底没有太放在心上。

倒是杜阁老为人谨慎,总觉得乔楠此举不对劲儿,可他暂时也想不出来乔楠想做什么,更加没理由,也没资格阻止一群哥儿女子的聚会。

所以最终,尽管杜阁老心中疑虑,也只能眉头紧缩的看着乔楠相邀众人。

而接到请帖的郡主县君们,却是都很高兴。

宗室们本就是依附皇室而活,过得好还是过得坏,全看在位皇帝的脸色。

乔楠是文德帝最看重的六皇哥,如今更是受封固伦亲王,陛下有扶持六皇哥继位的念头,能够和六皇哥搞好关系,大家怎么能够不高兴?

说实话。

比起让三皇子登基,大部分宗室的人,其实更宁愿让乔楠这个六皇哥当皇帝,而其中原因也很简单。

因为三皇子和杜贵妃太势利了,平日对于这群白吃白喝,靠皇家养的宗室们,很是不假辞色,嫌弃的模样毫不掩饰。

可想而知若三皇子登基,这些宗室们能有什么好日子过?

反观文德帝对宗室们的态度就好多了,不管心里怎么想,态度还是很和蔼,每年拨给宗室们的俸禄,从来都没有少过。

宗室们心里是真的发自内心,希望文德帝活久点,支持文德帝的一切选择,哪怕文德帝想立一个哥儿当太子,他们都是可以的!

所以。

一众郡主县君们收到乔楠的邀请,聚会当天来得都很积极。

冬菱郡主和玉堂郡君,更是借口乔楠对京城贵圈不熟悉的理由,热情的凑到乔楠身边,给他介绍宗室的姐妹兄弟们。

至于嫉妒乔楠身为皇哥,竟然也有机会继承皇位……这真不存在。

还是那句话,像李淑仪那么愚蠢的贵女公子还是少数,冬菱郡主几个皇女皇哥都比较有自知之明。

皇位是很诱人,尊贵的身份谁不想要?但问题是她们压根就没那能力啊,真不能怪父皇没考虑过选她们。

所以……她们还是继续老老实实的讨好甄后君,讨好六皇弟好了。

比起朝堂上的勾心斗角,她们还是更擅长拍马屁!

乔楠也不是个小心眼的人,只要别人不招惹他,他从来都是不会主动去为难谁,本质上很好相处。

对于冬菱郡主几个同父异母的皇兄皇姐,也没什么排斥,态度都很平和。

因此聚会当天,现场气氛很不错,众人说说笑笑的非常融洽。

冬菱郡主几个皇女皇哥大大在心中松了一口气。

说实话,她们还挺担心乔楠不待见她们的,毕竟嫡庶有别,乔楠可是深受圣宠的嫡出皇哥,难免会对她们这些后妃庶出瞧不上。

就像当初的李淑仪,哪怕明明都是后妃庶出,但对方就因为母妃地位高,自视身份,就可劲儿的欺负她们。

好在六皇弟是个心胸宽广之人。

如此想着,众人的态度就更热情了,也有几分真心和乔楠交好。

乔楠一直耐心的与众人交谈,等和众人都熟悉得差不多后,才扫了眼现场人数,仿佛随口询问,

“咦,玉清县主怎么不在?我记得给她发了请帖的。”

此话问出口,刚才还热闹的众人,声音顿时就没了,现场气氛有些诡异。

原因无他,因为玉清县主,是齐王的女儿。

而这个齐王不是别人,正是当初跟文德帝争抢皇位的兄弟之一,对方因为跟文德帝关系实在恶劣,夺位失败后,就被圈禁起来,没多久就郁郁病故了。

玉清县主作为一个废王的女儿,原本是不可能得到封号的,下场应该跟齐王其他儿女一样,被贬为庶民。

但玉清县主有个好母亲,其母在丈夫出事的时候,进献了一张藏宝图,让文德帝获得了大量财宝充实国库。

所以,当时心情大好的文德帝就放过了玉清县主母女,并且给了一个县主封号,让母女两人今后衣食无忧,以作奖赏。

不过。

尽管玉清县主有了封号,可到底因为是废王之女,对方在京城贵圈的地位很尴尬,根本没什么人与其交好,活得像透明人。

众人不明白乔楠怎么突然提起这么个人,但话都问出来了,她们总不能不回答,那岂不是拂六皇哥的面子?

所以,犹豫了一下。

最后还是和乔楠最相谈甚欢的玉棠郡君,鼓起勇气解释,

“听说玉清县主这两年身体不太好,一直在家养病,连过年宫宴都没能去参加,想必今日没来,也是如此吧。”

“哦?玉清县主患的是什么病,怎么两年了都没能治好?可叫过太医了?”乔楠关心道。

众人闻言脸色尴尬。

玉清县主在京城贵圈实在太透明,她们平日都未跟对方来往过,谁知道玉清县主得了什么病。

玉清县主以前跟六皇哥有什么交际吗?六皇哥竟然如此关心对方。

大家摸不准情况,只能纷纷摇头道,

“玉清县主在闺中时就很少出来,成亲之后我们就更少见到她了,具体情况我们也不知道……”

众人确实没说谎,京城贵圈不想和玉清县主打交道,玉清县主自己也不主动巴结人,以至于对方什么状况,大家还真不清楚。

就是隐约听说,玉清县主和其夫君,夫妻两人身体都不太好。

“若非什么大病,两年了都还没有医治好,可见照顾玉清县主的人不尽心。不管怎么说,玉清县主都是皇室宗亲,怎能如此怠慢!”

乔楠皱起眉头询问,“玉清县主的夫家是谁?”

“好像是陶御史家的庶子。”

一个县主竟然嫁给一个庶子,可见对方在贵圈中的地位低到了什么程度。

“如此,那我们便去陶御史家瞧瞧吧。”

乔楠说完,便起身示意大家跟他走人。

冬菱郡主众人不知道他到底要做什么,心中有些忐忑,但到底不想得罪炙手可热的六皇哥,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去。

一群人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前往陶御史府,行踪并没有遮掩。

路上,百姓们看到这么多贵女公子出行,以为有什么稀奇事看,闲着没事儿的百姓也纷纷跟在后面凑热闹。

因此。

当乔楠带着人到达陶御史府邸时,阵仗很是唬人。

陶府管家看到来的全是品级不低的郡主县君,为首带头的还是六皇哥乔楠,顿时就感觉到了一种不祥的预感。

管家一边赶紧让人去通知家中主子

一边强扯起笑容上来应付

“小的见过固伦亲王,见过各位郡主郡君,县主县君,不知各位主子今日前来,是有何要事?”

乔楠等人看着就是来者不善的模样,他实在不敢轻易将人请进门。

乔楠也不在乎他的怠慢,直接给身边的雨竹使眼神。

雨竹当即上前道

“昨个儿我家王爷给玉清县主发了帖子相邀,今日县主没来参宴,听闻是因为县主身体不适,也不知患了什么病,竟然两年都没出过门了。”

“我家王爷和各位郡主县君担心,特来探望,你赶紧领路,带我家王爷和各位郡主县君进去,切莫耽误了时辰。”

这话周围百姓听着都不觉得有什么。

探病而已,很正常,就是这一次性来的人有点多。

但那陶府管家却是脸色骤变。

玉清县主的情况外人不知道,他这个府中管家还能不知道,六皇哥突然上门,莫不是知道了什么?

昨个儿老爷回来才跟他们交代过,说是在朝堂上得罪了六皇哥,让他们最近出门小心些,莫叫人给算计了。

可现在……六皇哥竟然亲自上门了,这咋办?

玉清县主和四少爷的情况,可不能叫外人瞧见!

陶府管家顿时额头冒汗,赶紧阻拦

“多谢王爷和各位郡主县君关心,我家四夫人(玉清县主)患病多日,恐过了病气给贵人们,贵人心意我们心领,待改日四夫人身体康健再上门道谢,今日还请各位贵人保重身体,返回吧。”

冬菱郡主等人和玉清县主没什么交情,肯定是不想冒着过病气的风险去探望的。

但乔楠今日目的就是玉清县主,怎么可能被劝住。

他当即皱眉道,“无碍,本王洪福齐天,不怕。玉清县主乃皇室宗亲,与本王是血缘亲人,生病两年之久都还未治好,不亲自瞧一眼本王岂能放心?”

“可是……”管家还想说什么。

乔楠打断,“可是什么?你们若实在担心,本王远远看上一眼便是。何况本王与众郡主县君上门,连口茶水都不给,门都不让进,这就是御史府的待客之道?”

“还是说,你们御史府怠慢了皇室宗亲,怕本王和众郡主县君瞧见,这才百般阻拦?”

这话管家哪敢回答,额头大颗大颗汗珠冒出,急得不行。

见此。

乔楠直接推开那管家,就带人闯了进去。

“支支吾吾,遮遮掩掩,给本王让开!”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