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102章 认祖归宗4

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兔月关 5372 2024-01-12 17:32:17

杨阁老和二皇子双眼充血,若不是现在大庭广众之下,他们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直接抽刀上去砍死俞州了。

俞州竟然骗了他们!

他们布置了那么多,期待了那么久,将多年筹划都压在了今天,此次计划只能成功,绝对不许失败,因为他们根本承担不起失败的结果。

想到接下来要面临什么,二皇子一派的官员们,全都眼前阵阵发黑,恐惧地浑身颤抖,非常想转身就跑。

可他们跑得掉吗?周围可全是官兵!

而周围的官兵在短暂的呆愣后,也迅速反应过来,赶紧维持现场秩序,安排人过去山丘那边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其余百姓官员们虽然受到了惊吓,可因为发生爆炸的地方距离大家比较远,因此众人的好奇心大过了恐惧,全都惊奇不已地往还弥漫烟尘的山丘处张望。

“哎呀,刚刚是什么声音,好吓人!”

“是山崩地裂吧?是山崩地裂吧?!你们快看那边山丘,都塌了!”

“山丘好端端的怎么会塌呢?还山摇地动的,是不是山神发怒了?”

“什么山神,这里是皇陵,住的都是皇室先祖英灵,肯定是皇室先祖生气了……”

“皇室先祖为啥生气?咱们今年粮食大丰收,皇室先祖还能不高兴?”

不仅百姓们七嘴八舌的讨论,官员们也在相互小声交流。

但甭管大家怎么猜测,反正都没能猜出个所以然,实在是现在这情况太神奇,也太奇怪了,山丘好端端的咋就塌了呢。

这个时候,文德帝也从祭台上走了下来,脸色严肃询问,“到底怎么回事?”

“陛下,下官已经派人去查探了,马上就能回消息……”

负责安全的提督一边让周围官兵做出护驾的姿势,一边紧张回答。

礼部官员也是连连抹汗,脸色惨白惨白的,如此庄严的大典上出了这种事情,他们难逃失职之罪啊。

好在文德帝并没有生气,问过后便让他们安抚百姓,暂时没有问罪的意思。

杨阁老见此,当今上前拱手建议,

“陛下,情况未明,此处危险,祭祀大典不如就此作罢,还请陛下先离开,龙体为重!”

此刻什么夺位已经不能想了,赶紧收拾残局挽尊才要紧。

太后丽妃闻言也意识到现在该做什么,也立刻走上来。

太后努力克制表情劝说,“皇帝,杨阁老说得有理,这里太危险了,我们还是赶紧回宫吧。”

丽妃声音颤抖点头,“是,是陛下,好可怕,我们赶紧走吧……”

她简直不敢去想今天计划被发现的画面。

杨阁老等人显然已经乱了阵脚,心慌了,忘记了俞州既然骗他们弄出今天的动静,就只是好玩的吗?

所以下一刻。

百姓之中便传来骚动,几个男女老少突然跪下,脱掉外衣露出里面的孝服,一起大喊,

“太后丽妃混淆皇室血脉,杀草民全家!二皇子保泰大师奸生子!求陛下做主!”

“太后丽妃混淆皇室血脉,杀草民全家!二皇子保泰大师奸生子!求陛下做主!”

“太后丽妃混淆皇室血脉,杀草民全家!二皇子保泰大师奸生子!求陛下做主!”

虽然只有几个人,但声音凄厉响彻云霄。

整齐划一的连续几声大喊,在场不能说所有百姓官员都听见了,但听清楚的真不少。

包括文德帝,以及站在文德帝身边的朝臣和官兵们。

众人顿时陷入寂静:……

杨阁老太后丽妃几人浑身僵硬。

原本,二皇子和保泰大师奸生子这种丑闻,是不能暴露出来的,那实在太扫皇室颜面,文德帝和先皇日后在史书都要记载下如此羞辱之事。

可是谁让保泰大师在民间威望太高,地位太过超然,没有绝对的理由,谁也动不了他。

最重要的是,文德帝要恢复乔楠的身份,就必须洗清乔楠当年导致天灾的煞星污名,否则,天下百姓怎能接受一个引来天灾,被祭天后竟然还活着的皇子?

既然当年太后丽妃等人,把天灾的黑锅扣到他皇儿身上,如今他便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当年谁撒的慌,那边由谁来圆。

为了皇儿,为了江山安稳,他和先皇便是在史书上丢人又有何妨?

文德帝当即沉下脸道,“来人,将那几个喧哗百姓,给朕带过来。”

听到吩咐,周围被那些匪夷所思喊冤给吓傻的众人终于回过神。

“是陛下!”

提督立刻应声,亲自带着一队官兵过去找人。

一众朝臣紧紧闭紧嘴巴安静站在原地,此时此刻谁都不敢开口,只是视线不断在杨阁老太后等人身上转悠。

太后丽妃竟然通奸?

二皇子和保泰大师都是奸生子?

这一个个匪夷所思的大消息,真是震得大家脑袋都轰轰作响,要转不过来了。

原本还想力挽狂澜的杨阁老和忠国公,也猛地看向太后和丽妃二人。

因为他们……

一个不知道二皇子的真正身世!

一个不知道保泰大师的真正身世!

杨阁老和忠国公浑身都在颤抖。

今日山崩之事他们或许还能想办法狡辩,但如果二皇子和保泰大师不是皇室血脉,那他们就再无转圜余地了,现在文德帝和俞州显然是有备而来。

太后和丽妃怎么敢将这么大的秘密瞒着他们,怎么能够瞒着他们……

两人眼前阵阵发晕。

而太后和丽妃也没好到哪里去,对上文德帝冰冷的视线,脸上毫无血色,嘴唇发白。

眼看着官兵将那几个穿着孝服的百姓带过来,丽妃控制不住恐惧,猛地拔下头上发簪,就想要冲过去将证人杀死,嘴里还惊惧的大喊,

“刁民!你们竟敢污蔑本宫清白,本宫和你们拼了!”

死到临头还想挣扎,抱着杀人灭口的侥幸心理。

但周围官兵可不是吃素的,当即就动作迅速的将人拦了下来。

被拦住的丽妃又恐又慌,只能朝文德帝哭得楚楚可怜,“陛下,臣妾是冤枉的,这些刁民冤枉臣妾啊,他们污蔑皇室清誉,陛下……”

希望以此博得文德帝的怜惜。

可惜的是,她早在文德帝还是太子时,就败光了文德帝的好感,文德帝如何对她生的出怜惜之情。

“是不是冤枉,审过了才知道。”

文德帝声音冰冷,说完便看向那几个身着孝服的百姓询问,

“你们刚才喊的那些话什么意思?仔细说来,若有半点隐瞒,败坏皇室名誉,污蔑朝廷重臣,朕定不饶你们。”

因为皇帝没有发话,周围的朝臣和官眷们都不敢擅自行动,只能忐忑的继续站在原地,好奇又惶恐的被迫听皇室丑闻。

负责维持秩序的提督其实是文德帝的人,早就被打过招呼,镇定的给下属们使眼色,让大家控制现在秩序,务必不能让哪个涉案官员悄悄溜走。

而远处的百姓们……站在后面的听不清,站在前面的却听得见啊!

毕竟,今日文德帝让百姓跟过来,目的就是为了击碎保泰大师、杨阁老等人在民间的威望,好方便动手收拾人。

……

几个当众状告的男女老少,都是文德帝费了很大功夫才找到的证人,也早就通过气,此刻说话声音,也是故意说得很大。

其中年纪最大的老妇首先站出来。

老妇跪下磕头后,便恨恨盯着太后怨恨讲述冤情,

“陛下,老妇本是山东禾源府人士,多年前因为战乱,一家人流离失所,老妇母亲为了养活我和兄弟姐妹,便自卖自身,进了忠国公府刘家做下人,专门替刘家的夫人们接生孩子。”

“原本,靠着母亲的接济,老妇和兄弟姐妹们不仅在外面活了下来,还各自成亲有了小家,生活平静幸福。”

“但是突然有一天,母亲回家,交给我一封信,便让我带着孩子丈夫离开躲难,可根本不等我走人,当天晚上就有一群人闯进我家,把我丈夫孩子全杀了……”

“当时因为我在外面才幸运逃过一劫,可是我其他兄弟姐妹就没那么幸运了,他们和丈夫孩子一样,全都遭了毒手!”

老妇说着满脸都是泪水,手指着太后恨恨控诉,

“后来看过母亲的信,老妇才知道,当时的刘小姐,也就是现在的太后娘娘!她未婚先孕,孩子是老妇母亲接生的,为隐瞒丑闻和先皇联姻,刘家就对我母亲,连带我和兄弟姐妹全家,几十口人都痛下杀手。”

众人闻言,全都齐刷刷看向太后和忠国公府,眼中露出不可思议。

包括杜阁老眼中都露出了愕然之色,真没想到太后和忠国公府竟然如此大胆,送了先皇这么大一顶绿帽子。

太后和忠国公脸色苍白,这么大的罪名根本不敢认。

太后当即生气大喝,“胡说八道!哀家清清白白,你这个刁妇竟敢污蔑哀家,来人,给哀家把她拖下去乱棍打死!”

但周围官兵都没听她的。

老妇闻言痛快大笑,从怀里掏出几封老旧的信道,

“我有证据。这信里有当年一起参与接生的其他丫鬟稳婆名单,这些人无一不是发生各种‘意外’,导致全家都死光了,试问,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?”

“还有太后娘娘你当年生下的那个孩子,身上有什么胎记,这信里都记得清清楚楚……”

而伴随着老妇话落。

太后身边的一个心腹嬷嬷,也突然站出来跪下道,“陛下,老奴可以作证!”

太后不可思议看向心腹嬷嬷,这是从小陪她长大的丫鬟,从出嫁前到出嫁后,都忠心耿耿陪着她,替她办事的嬷嬷,竟然会背叛她。

而那心腹嬷嬷也怨恨地看了她一眼,眼中的怨气毫不掩饰,显然在太后不知道的时候,她把自己的心腹给得罪死了。

那嬷嬷跪下后,便立刻大声作证,

“陛下,老奴名桂香,乃是忠国公府家生子,从小就伺候太后,当年刘家与先皇联姻时,太后已有心上人,因不愿联姻,便和情郎私奔。”

“当时太后虽被刘家秘密捉回,可却已经身怀有孕,太后以死相逼不愿打掉孩子,刘家只能让其将孩子生下。”

“正好当时先太上皇有一个婢妾也生了孩子,于是刘家便生出了将其调换,想要拥护那个孩子悄无声息谋朝篡位的心思。”

“而那个孩子,正是保泰大师,保泰大师的福星之名,也都是太后刘家故意营造出来欺骗百姓的……”

这一口黑锅扣得忠国公吐血。

刘家当初为了不破坏联姻之事,的确是帮太后隐瞒下了未婚先孕之事,但把孩子换成先皇幼子,真不是他们做的。

毕竟当时先皇已成大势,皇位明摆着是先皇的,一个小小幼儿哪里争得过,他们干什么吃力不讨好。

毫无疑问,这些都是太后自己搞出来的事情!

可也正是因此,他们百口莫辩,因为太后是刘家的女儿,他们刘家这些年也一直帮着太后,关系根本扯不清。

而更让忠国公府和杨阁老吐血的是。

心腹嬷嬷检举道,“这些年太后和那奸夫一直都没有断联系,对方目前就在清灵山附近的一处别庄之中。”

“这些年太后为了和那奸夫幽会,还让人在清灵山庵堂之中修建了一条密道,陛下派人一查便知。”

可谓是铁证如山。

众人:……

牛逼了太后娘娘。

心腹嬷嬷的检举还在继续,“因为当初保泰大师年纪太小,太后刘家谋朝篡位心思自然夭折,可他们却并没有放弃。”

“为谋夺江山,保泰大师就和丽妃有了奸情,生下了二皇子,打算继续拥立二皇子上位,达到谋夺江山目的!”

听到这里,朝臣们顿时恍然大悟。

难怪保泰大师一直超然物外,原本并不插手朝政,但多年前陷害六皇子的时候,保泰大师却坚定的站在了二皇子那边。

二皇子是保泰大师和丽妃的亲儿子,保泰大师肯定要支持自己的儿子上位啊。

顿时,众人看向太后丽妃的眼神都变得鄙夷诡异起来。

忠国公和杨阁老更是恨不得把她们给剥皮拆骨,就是因为这两个女人的隐瞒,才让他们没有任何准备,现在连补救的办法都想不出来。

杜贵妃讨厌甄后君,但更讨厌丽妃,顿时没忍住当场嘲笑,

“丽妹妹可真是厉害啊,难怪陛下这么多儿女,个个都长得出类拔萃,就唯独你那两个种相貌平庸,本宫寻思着妹妹你长得也不丑啊,怎么生出的孩子如此,原来根本不是皇室血脉啊……”

杜贵妃可真是太开心了。

丽妃这个总是跟她作对的贱人,终于要完蛋了,落井下石她喜欢干。

丽妃又怒又慌,一时间想不到反驳,只能苍白的摇头,“不是的,我没有,你们冤枉我,你们冤枉我。”

但是不是冤枉看证据就知道了。

剩下几个身着孝服喊冤的证人,接二连三站出来指证,

“陛下,我是当年给丽妃接生的稳婆,她的孩子是足月生产,并非早产……”

“陛下,我是当年给丽妃诊脉的大夫,丽妃为了隐瞒真相想杀我灭口,我有证据……”

“陛下,陛下……”

一个个证人站出来,并且都还能拿出证据。

太后和丽妃的通奸之事根本无从辩驳。

想到真相曝光的后果,两人实在承受不住打击,双双晕了过去。

而她们一晕。

接下的指责就有杨阁老几人受着了。

文德帝目光冰冷看着他们,“杨阁老,忠国公,朕的好皇儿,好皇叔,你们可有何解释?”

解释,他们哪里能解释得清楚!

但让他们承认,也是绝对不可能的,因为承认了就再无活路啊。

杨阁老当即跪下,强装镇定道,“陛下,老臣冤枉,丽妃通奸之事,老臣真的不知。”

忠国公也跟着推卸责任,“陛下,太后那些事情臣也真的不知道,刘家绝对不敢如此欺君,望陛下明察……”

两人的意思就是,那都是太后丽妃自己干的,跟他们无关。

二皇子更是扑到文德帝脚边,装出什么都不知道的无辜模样哭,

“父皇,这都是假的,是假的对不对,我是父皇的孩儿,这都是假的……”

保泰大师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装高僧模样,口念,“阿弥陀佛。”

好似这真是一场冤枉,他们都是清清白白的。

可惜。

文德帝和俞州筹划了这么久,岂能让他们装模作样的糊弄。

站在保泰大师后面的一个老僧,仿佛终于被吓怕了模样,扑通一声跪下哭求,

“陛下,老僧有话要说,求陛下饶老僧一命吧!”

保泰大师听到声音看过去,发现是跟着自己干了多年坏事的心腹时,淡然的表情终于绷不住裂开。

杨阁老和忠国公见又有证人站出来,就知道又要听见噩耗了。

果不其然。

那老僧接着便大声道,

“陛下,当年六皇哥煞星之名,引来天灾之说都是假的!都是保泰大师为了帮他亲儿子谋朝篡位,编撰的谎言,冤枉的六皇哥!”

“让六皇哥去祭天祈福,更是无稽之谈,他们就是想要六皇哥的性命,来打击陛下,让陛下您接受丧子之痛。”

“只是当年,草民见六皇哥一个婴孩被人冤枉,实在觉得孩子可怜,因此祭天的时候,便将孩子救了下来,放在木盆里送走,见有人收养了六皇哥才离开。”

“求陛下看在草民救了六皇哥一命的份儿,对我等护国寺僧侣从轻发落吧……”

护国寺其他早已被吓破胆的僧侣们听到此话,顿时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般,也纷纷跪下。

“陛下,我等都是受保泰大师胁迫,并非有意作恶,保泰大师就是个假高僧,作恶多端,我等愿意证明,求陛下从轻发落。”

“保泰大师还是个淫僧,他在外面置办宅子,养了好些小妾孩子。”

“保泰大师还私吞护国寺的香火银子,他房间有个密室,里面都是金银珠宝!”

众僧侣一边哭着求饶,一边为毁坏保泰大师的声望添砖加瓦。

能来这里祈福的僧人,自然都是保泰大师的心腹,跟着对方同流合污做过坏事的,对保泰大师最是了解。

现在这个情况护国寺肯定保不住了,他们只能反手背叛,就算不能逃脱惩罚,好歹也能保住一条小命吧?

都是因为利益才走到一起的人,自然不会讲什么义气。

保泰大师终于绷不住表情气急了,“你们,你们……”

但护国寺的僧人根本就没人甩他,众人还在不停地抖露自己知道的秘密,期望将功赎罪。

把其德高望重的高僧皮,扒得一干二净,听得远处百姓群情激奋。

皇室的丑闻百姓们就是个看个热闹,但护国寺可是时常借口保泰大师讲经祈福,吸引百姓们去听,去捐香火钱的。

因为迷信,好多百姓家里有人生病后,不去找大夫,反而去护国寺捐钱祈福,以至于死了好些人。当时保泰大师说那些祈福后还病死的人,都是有福气的,被佛祖接到天上享福去了,百姓们都很高兴。

现在保泰大师根本就是个假高僧……

那他们的亲人不就是白死了?

文德帝提前安排在百姓之中的细作,更是见机大喊煽动,

“当年天灾说不定就是保泰大师和二皇子引来的,两个无耻野种冒充皇室血脉,冲撞了真龙之气,天下岂能安稳!”

这话对迷信的古代百姓来说,非常有逻辑有道理。

于是百姓们情绪就更激动了。

因为,这里可有不少经历过战乱,还活着的老人们,大家最怕天下不稳,再回到以前水深火热的时候,岂能容忍破坏天下安定的因素存在?

当年丽妃等人利用民心,逼得文德帝招架不住。

如今文德帝同样也能用民心,逼得她们走投无路。

完了。

杨阁老和忠国公瘫软在地,脑中只有这两字。

那些投靠他们的官员,此刻也是浑身冰凉,脑中一片空白。

文德帝负手冷冷吩咐,

“把他们带下去,此事交由刑部调查,十日内朕要结果。”

“是陛下。”

刑部尚书抹着汗站出来领命。

其余官员也是背后被汗水打湿,努力思索自家是否跟二皇子一系有牵扯的地方,若是有,必须赶紧断掉才是。

今日过后,二皇子一系的人基本全都要完了。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