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43章 府城书院8

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兔月关 7993 2024-01-12 17:32:16

甄公乃当世鸿学大儒,最擅长的是礼学,但于书画一道也是其中大家。

对于这般的人来说,想要从画作的笔锋、调色、布局等等地方,判断出作画之人是否认识,又是哪个流派的,其实并不困难。

更别说当年的宫女月桂,是甄氏后君身边的得力大宫女,甄公是见过的,当时看月桂有些画作天赋,还因惜才指点过一二。

甄公不能确定乔楠是否就是他们要找的人,但能够确定,乔母十有八九就是当年的宫女月桂!

让俞州退下后,甄公立马就去找李承巍,打算将消息告诉对方。

而李承巍这边,也得到了小厮夙清的回禀,双方见面将消息互通后,对心中猜测更加肯定了几分。

“马上去临江县,人到底是不是,找到月桂就能确定!”

李承巍当即决定去临江县见乔母。

甄公赞同此番提议,宫女月桂是关键,他们胡乱调查,不如找到月桂再说。

打定主意,将行踪遮掩好,当天晚上,李承巍就带着贴身小厮夙清,悄悄地快马加鞭赶往临江县城。

……

临江县城。

乔家。

自从乔楠陪着俞州去了府城书院后,乔母心里每天就很不得劲儿。

整个人都有些无精打采,只有剩下两个儿子在夫子那里读完书后,休息陪她说话吃饭时,精神头才能好些。

乔父从铺子忙完生意回来,看见乔母又在院子里唉声叹气,不由走过去关心,“秀芝,又在想楠哥儿了?”

“是啊,那孩子一直在我身边,冷不丁的看不着了,还真不太习惯。”

乔母有些惆怅感叹。

尽管乔楠不是她生的,但却是她亲自带大的,这么多年过去,亲不亲生有什么区别?

更别提孩子从小就玉雪可爱,又聪明贴心,小时候吃块糕点都要先让她咬一口才肯吃,乖得软得不行,特别招人疼。

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,就这样成别人家的了,想着心里就难受得紧。

尽管她们家是招婿,但人不还是跟着去了书院么?真是突然就觉得哥婿不顺眼了!

乔母忍不住难过地碎碎念,

“现在是楠哥儿,接着就是温哥儿了,想着我心里就难受啊,云文虽然也孝顺,但终究不如楠哥儿、温哥儿贴心细致,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白菜,咋就非得便宜外头的臭男人呢?!”人到中年更年期的乔母特别想不通。

臭男人·乔父:……

乔父无奈安慰,“雏鸟长大了总是要高飞的,别说楠哥儿和温哥儿,就是云文我们都留不了一辈子,别多想了,楠哥儿不是有空,就回来看咱们吗?”

“你要是真舍不得楠哥儿,咱们搬府城去也行,生意哪儿都能做。其实我也挺舍不得的,还有温哥儿和云文,没有楠哥儿压着他们,最近读书都不用功了。”

乔母很心动,但也心疼自己丈夫,“算了,你才刚把酒楼布庄重新开起来,现在去府城,你得两边跑,太累了。”

“没关系,云文也大了能帮我,总归为了几个孩子,铺子都是要做大的。”

乔父倒还雄心壮志得很。

以后哥婿当官要银子,温哥儿出嫁办嫁妆,儿子闯荡要本钱,他得趁着身体还好,多给几个孩子攒家底才是。

想到自己年轻时没银子的苦,他就不想再苦自己的孩子了。

乔母也很无奈,她相公就是这般敦厚实诚,大半辈子了都没变。

夫妻俩正说着闲话。

突然有小厮进来道,“老爷夫人,门口来一位年轻人,说是夫人娘家的亲戚,前来拜访。”

“夫人娘家的亲戚?”

乔父一愣,他妻子那种身份哪里来的娘家亲戚。

随即反应过来,乔父脸色微变,看向乔母。

乔母也似乎想到什么,眼中怀疑欣喜,和恐惧害怕的神情相互交换,浑身都颤抖了起来,她无法确定来人是敌是友。

最后还是乔父镇定,吩咐小厮把人请进来,然后安慰乔母,“不要慌,去看看就知道了……”

乔父心中其实比较偏向是友人来访,因为如果真是敌人上门的话,根本不可能拜访这般客气,肯定是直接上门抓人的。

果不其然。

当他们来到前厅时,便只看见李承巍和小厮夙清两个人,并且对方穿着打扮十分朴素,一看就是低调行事的模样。

乔父让大厅里的丫鬟小厮都退下,这才略带警惕询问,“这位公子,不知您是我夫人娘家哪位侄儿?”

李承巍急着确认弟弟下落,没有心情寒暄,直接从身上掏出他母父的私印。

乔母曾是后君身边的大宫女,怎会不认得后君的私印?

几乎是瞬间,乔母眼中的恐惧便消失得一干二净,变成了激动和欣喜。

这时代见印就如见人。

乔母连忙热泪盈眶地跪下行礼,“奴婢月桂,见过后君!”

乔父跟着跪下,他虽知道点乔楠的身世,但事关重大,乔母也不敢告诉他太多。

因此,乔父只知道乔楠是皇家哥儿,因为后宫争斗流落民间,具体乔楠是哪位妃子的孩子他并不清楚,现在听到‘后君’二字也是吓了一大跳!

毕竟,就算是皇家哥儿,后君所生嫡出,和妃子所生庶出,还是有很大区别的。

而李承巍这边,见到乔母第一反应不是眼神闪躲,而是依旧忠诚后,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。

尽管当年月桂对母父忠心耿耿,但这么多年过去谁知道月桂的忠心还会不会在,此刻见月桂的反应,弟弟应当是还活着,并且被照顾得很好。

想到此,李承巍神情缓和下来,伸手扶起乔母道,

“姑姑请起,这些年来有劳姑姑照顾皇弟了,不知皇弟现下到底在何处?姓甚名谁?还请姑姑告知。”

“后君待奴婢恩重如山,奴婢照顾小殿下是应该的,小殿下就在奴婢身边,被奴婢充作夫君孩儿教养,名乔楠……”

乔母听李承巍的称呼,便也猜到了对方的身份,确定私印是真的后,当即不再隐瞒,赶紧就将乔楠的身份说了出来。

当初她刚入宫时不懂规矩,差点就被人害死,都是后君救了她的性命,还提拔了她到身边伺候,她才能在波云诡谲的后宫中活下来,后君对她恩重如山,她便是豁出去性命也会照顾好主子的孩子。

这些年她和相公虽对楠哥儿很好,没让孩子饿着冻着,也享受着被丫鬟伺候的生活。

但楠哥儿到底是后君所出,乃皇室正统嫡系,本该就是地位尊崇,受万千宠爱的,却最终却成了身份低下的商户子,她心中很是难受,时刻都想让孩子回去认亲。

可惜她势单力薄,联系不到后君的其他心腹,又不敢贸然寻求他人帮助……毕竟当初发生意外就是出了内鬼,楠哥儿的身份也不能公开。

乔母很是伤心愧疚,

“当年之事牵涉甚广,奴婢不知谁忠谁奸,唯恐纰漏了小殿下还活着的消息,给陛下和后君带去危机,因此只能一直忍耐。”

“可让小殿下一辈子做个被世人瞧不起的商户子,奴婢实在愧对主子,便在殿下婚配年纪到来时,为小殿下择了位读书人做夫君。”

“奴婢没用,只能期望有朝一日,那书生能高中头榜,带小殿下去京城时,能被陛下和后君瞧见相认……”

这已经是乔母在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的最大程度了。

若非乔母相护,弟弟别说衣食无忧,能不能活着都是个问题。

李承巍很感激,但该问的话还是要问,“你可有证明?”

“楠哥儿身上戴着宫中特制的药玉,除此之外,奴婢没有其他证明。不过,奴婢曾见过后君藏画中甄公子的画像,楠哥儿容貌与甄公子有几分相似……”

甄公子便是当年被前朝昏君觊觎的那位甄家哥儿,亦是当今后君的亲叔叔。

只不过甄公子逝世得太早,如今根本没人知道对方长何模样,甄氏族中,也只有后君这个血缘比较近的后辈,还存着一副画像留念。

年龄符合,有乔母言证,有玉佩物证,还有相似容貌加分。

听到此处,李承巍对乔楠的身份基本已经再无怀疑,欣喜之极,

“此事你暂且继续保密,以前如何,以后还如何,待孤将此事回禀父皇母父后,再做定夺。姑姑你先与我说说,这些年皇弟过得如何,可有人欺负他?他那夫君又是何人……”

“回殿下的话,这些年楠哥儿吃用上倒不缺,也乖巧懂事得很,过得还算顺心,就是婚配之时遭遇了些波折……”

乔母擦擦眼泪,简单说了下乔楠以前的生活,便特别记仇的把讲述重点,放在了婚事波折上,抓住机会上眼药。

之前楠哥儿落水和退婚的事情,她心里可是狠狠憋着一口气呢!

还有就是不知道为什么,刚才在说出乔楠身份秘密的时候,乔母内心莫名生出了一股强烈的后怕之感。

好像这个秘密她曾经一辈子都没能说出口,到死都不能瞑目般。

让她忍不住就想把儿子受过委屈统统告诉李承巍,让大皇子给她家楠哥儿出气……

乔母不知道的是,她心中恐慌并不是莫名而来。

她后怕的事情前世的确已经发生过了,没有玉佩作证,联系不上帝后心腹,又不敢将乔楠身份公开的她,听闻乔楠死讯时,的确也跟着吐血而亡,死不瞑目。

还好,现在一切都改变了。

*********

临江县发生的事情,乔楠并不知道。

他现在正和钱保保几人忙着开茶楼的事情。

茶楼的位置已经选好,就在府城的东街上,这里并不是府城人最多,最繁华的街道,但也不冷清,人流量属于中等的那种。

没办法,他们倒是想把茶楼开在人多的街道上,但那种繁华地段的好铺子,并不是有银子就能租到的。

不过他们选择选的茶楼地段,也不错了,周围居住的百姓都是家境殷实的,府城大多有钱有势的公子小姐们出门,也都要从此地路过,好好经营生意不会差。

茶楼的装修还是由钱保保和张芸湘负责的。

钱保保会精打细算,能够在装修上控制成本;张芸湘出身书香,欣赏水平比较高,有她提建议,能够让茶楼显得雅致高档。

至于乔楠负责的就比较多了。

茶楼的掌柜、小二、泡茶师傅、茶点厨子等人员都是由他亲自挑选,另外硝石制冰的保密工作,茶叶购买交涉等等,也都由他来掌控完成。

因为,按照几家人的约定,茶楼是乔楠和俞州的产业,贺元柏等人只投入本金和身份帮忙,每个月拿分红银子,不参与管理。

所以,乔楠要忙的事情自然更多些。

除此之外,乔楠还打算去找戏班子,给他家茶楼植入广告,宣传一下茶楼的名气。

能够有这种想法,当然是俞州给的灵感。

当初坦白来历时,听俞州提过后世的冰山一角后,乔楠就对后世充满了好奇和向往,在俞州去书院前,基本每天晚上都要缠着男人给他说现代的事。

俞州也很乐意跟他说现代的东西,毕竟乔楠在古代长大,两人在思想上有很多不同,他们想要长久在一起,势必就要磨合三观认知,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冲突。

就比如说。

乔楠总想着要是自己没孩子,就给他安排个通房丫鬟,不能让他绝后什么的……

俞州简直窘得不行,自己老婆给自己找小三这种事情,真的很奇怪!

不管其他男人怎么觉得,反正他是不能接受的。

所以,为了将来不给自己添堵,俞州每天晚上也很积极的和乔楠讲述关于现代的生活,以及思想观念。

乔楠在里面学到了很多,当然也对俞州越来越满意。

毕竟在这个时代,想要找出个像俞州这种对纳妾之事避如蛇蝎,也不太在乎香火的奇葩,真的很不容易,他可得好好珍惜。

总之,后世的一切,都让乔楠大开眼界,涨知识了。

比如广告这个主意,他现在就很能用得着。

其实古代商人也是会打广告的,只不过花样没有现代那么多,基本就是在铺子开张的时候放鞭炮,请舞狮队来热闹气氛,宣传有限。

如今乔楠却是另有想法。

他打算找几个戏班子,让对方在排戏的时候,给他们茶楼也排一段戏,把他们茶楼的名字传唱传唱。

这样效果应该就和夫君口中,那什么广告植入效果差不多了吧?

名气很重要,酒香也怕巷子深。

乔楠把自己想法跟俞州说过,俞州对此很支持,觉得他很会举一反三,当场就抱着他亲了半个时辰当做奖励……

不过,乔楠把茶楼开张的事情计划得很好,实施性也很可以。

但当他真开始行动时,却还是出了点问题。

府城里有名气的戏班子,不想接他的活!

其实也不是不想接,就是嫌弃他给银子不够,一个个都想狮子大开口。

……

隆祥院戏班。

这已经是乔楠找到的第七个戏班子了,这个戏班没有他之前找的几个戏班子出名,但口气却一点都不比他之前找的小。

隆祥院戏班主笑得和和气气,但要起银子却丝毫不手软,

“这位夫郎,虽然咱们隆祥戏班的名气,是没有百唱园啊、洪翠班啊那些养着名角儿花旦的大,可府城请咱们去唱戏的富贵人家也不少……”

“咱们去唱一回戏,少说也有四五十两,夫郎你才给我们20两。”

早已有准备的乔楠耐住性子继续讨价还价,

“班主你说的有道理,可我也并非让你们一次性唱上几个时辰,只需要你们在排戏的时候,多加一点内容,多唱几句台词就可以。”

“何况,我说的是一台戏20两,你把我的要求多加进几台戏里面,这算下来可不少了……”

毕竟,就算把他加的戏唱个十遍八遍,时辰加起来也没多少!

但戏班主还是不同意,和之前的戏班一样,说死了就是要加银子,

“小夫郎,你这真的不行,就算几句台词,咱们班里的角儿旦儿也要练好久,你真想让我们排,一台戏至少50两,毕竟咱们隆祥院戏班,终归还是有几分名气的,不然你也不会来找咱们是不是?”

这些戏班主也不傻,明白乔楠找过来,主要就是为了他们戏班的名气。

因为没名气的戏班子就只能在底层百姓面前去唱,而听过戏的底层百姓,可去不起茶楼消费。

“行吧,那就打扰班主了,我考虑考虑。”

价钱谈不下来,乔楠最后只能再次空手而归。

走出隆祥院戏班后。

乔楠就在附近找了个茶摊坐下休息,连喝下好几口茶水,才把说得冒烟的嗓子润好。

雨竹一边帮他添茶,一边没好气道,

“公子,这些戏班子也太狠了,咱们就让他们多唱两句,他们一台戏就要50两,真把咱们当冤大头了……”

乔楠也很无奈,像戏班子这种下九流的存在,本就最是看碟下菜。

他们既不是显贵,又不是名商,小商户而已,这些有名气的戏班想赚钱,不敲诈他们敲诈谁?

只是他也没想到,这些人要价竟然如此狠,一台戏50两,10台戏就是500两了!

要知道他们开茶楼的全部本钱,也不过才一千多两而已。

乔楠叹气,“实在不行的话,只能想其他办法打广告了,戏班子这个成本实在太高。”

雨竹已经知道广告是什么意思了,也知道找戏班子打广告,是最能帮茶楼在富户之中宣传名声的,要是这法子不成,实在可惜。

雨竹询问,“公子,咱们就不能找小戏班子吗?小戏班子肯定没这么贵。”

“小戏班子是便宜,可找他们唱了也没用,听小戏班子唱戏的都是普通百姓,根本不会来茶楼喝茶,冰饮他们就更买不起了。”

乔楠无奈解释。

雨竹想了想提议,“我听人说,过些日子就是府城的庙会,届时街上会有很多人,公子觉得我们请小戏班子,在庙会搭个台子,唱几天怎么样?”

“那时人来人往,街上不止有普通百姓,富户家的公子小姐们也会出来瞧热闹,如此,总能把咱们茶楼的名字宣扬一下吧。”

主要是请小戏班子真的很便宜,哪怕效果不怎么样,也不会损失太多。

“庙会吗?这倒是个机会,但真要请小戏班子的话,还得给他们找个新奇有趣的故事排练才行,否则,路过的百姓根本不会促足观看。”

“可是上哪儿找新奇有趣的故事呢?现在书斋也没什么新的话本子出来,还要在里面加入茶楼的名字戏份……”

乔楠开始思考。

半晌。

乔楠起身离开茶摊,干脆带雨竹直接去找写话本子的书生,反正都要给小戏班子重新找故事唱,那还不如直接写个关于他们茶楼的话本故事。

不过,想找个书生专门给他们茶楼写故事也不容易。

倒不是写话本的书生要价高,更不是对方清高不愿意配合,而是时下写话本子的书生想法都太过单一。

他们脑子里的故事,不是穷秀才和千金小姐公子相爱走上人生巅峰……就是穷秀才和仙女仙哥儿相恋走上人生巅峰……再不就是穷秀才和花魁娘子二三事。

其中有个被找到的书生还特别自信跟他说,

“小夫郎,你放心,小生保证给你们茶楼写个当下最受欢迎的故事,就叫《鸳鸯狐狸茶楼记》如何?”

雨竹好奇询问,“这说的是啥?”

写话本子为生的书生特别激动讲述,

“这故事讲的是一个俊俏又有才的穷书生,在赶考途中一间茶楼歇脚,嗯,就是你们茶楼,然后就在茶楼中碰到一个绝世无双的漂亮哥儿。”

“哥儿是茶楼的东家,对书生欣赏爱慕不已,书生也对哥儿动了情,可结果没想到,你们东家竟是只狐狸精!然后……”

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
乔楠一巴掌将这书生拍飞,生气的走了。

*********

等到休沐日时,俞州回家。

乔楠就把自己想给茶楼打广告,结果遭遇的各种困难和窘事,尤其是那个“说”他是狐狸精的书生,跟俞州好好抱怨了番。

俞州听完没忍住大笑一通,也没想到还有这种事儿。

不过想想其实也不奇怪,真正话本子写得好的书生,都是长期跟书斋合作的,根本不会在外面接私活,不讲究的基本都是水平一般般的。

最重要的是,古代识字的人少,看话本的不是读书人自己,就是深闺的小姐公子。

因此,当下流行的话本,就基本都是些穷书生升官发财,然后娶妻纳妾的风流韵事,又或者仙凡恋仙妖恋之类,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。

如此趋势下,那些写话本子的书生,也就很难跳出这些套路了。

乔楠其实也懂这些,但是没好气,

“我不介意他们给咱们茶楼写爱情神怪故事,可你看这些书生都想的什么,不是狐狸精,就是琵琶精!咱们是茶楼,又不是勾栏院!”

那些书生脑子里是不是除了这些就没别的了?哪怕当时换个仙女仙哥儿的他都没这么生气,非得给他整妖精,真是。

看着乔楠气呼呼的模样,俞州觉得好可爱。

他伸手戳了戳爱人鼓起的脸颊,才笑着安慰,“好了,不气了,不就是写话本么,夫君给你写一个便是。”

“夫君你写?”

乔楠有些怀疑,写话本子可不是文采好就行的,故事好看才是重点。

“当然,让我写什么巨作,我肯定是写不出来的,没那种天赋,不过给咱们茶楼写个新奇有趣的话剧戏本,这还是可以的……”

俞州简单把什么是话剧,给乔楠解释了一遍。

话剧比传统唱戏更容易看懂,也更加好排练,用来在过几日的庙会上作为宣传广告表演,最好不过。

最重要的是他有写话剧本的经验,以前他读书时候班级表演话剧,本子就是他给写的,熟门熟路!

“好吧,那就弄这个话剧试试。”

乔楠没看过话剧,单凭想象也不知道行不行,但夫君这般自信,他也不好打击。

反正找小戏班子花不了多少银子,要是弄出来不好看,就不让演吧,取消给茶楼打广告这个想法便是。

于是,俞州休沐完回书院时,就带上了个写话剧本的任务。

而乔楠则开始挑选府城里的小戏班子,好等俞州写好话剧本,就开始让戏班排练。

另外,他还是联系了舞狮的师傅,以免到时候话剧宣传之事不成功,也能在茶楼开业时正常舞狮热闹。

……

俞州对于自己媳妇的事情,一直都是最上心的。

在休沐日结束返回书院后,当天晚上他就磨墨铺纸,开始奋笔疾书了。

当然,他有时间做这些杂事,也是归功于他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,在学习上要比书院其他学子轻松很多,否则,他也是不敢分心的。

俞州打算给他们家的茶楼,写个仙凡恋的故事。

没错,题材就是这么普通,但没办法,这是时下主流审美,太过超前的题材古代人也看不懂,写出来白瞎。

不过,他这个仙凡恋的故事,肯定还是和目前市面上的有区别。

毕竟这是给自家茶楼打广告,故事不够新奇,不够有趣,不够特别,怎么吸引观众,怎么让大家知道他们的茶楼呢?

话剧本故事的名字,俞州想好了,就叫《蓬莱茶楼有神仙》,通俗易懂好记住!

故事的主角,是蓬莱天宫中一个叫南侨的仙哥儿,人美又心善。

好吧,这就是按照他媳妇形象写的,既然故事写的是他们茶楼,他媳妇是茶楼的东家,这样写他比较有代入感。

一想到自己媳妇的脸,俞州就特别灵感爆棚。

话剧本故事中的南侨,不仅是个人美心善的仙哥儿,还非常的法力强大,因为看多了因思凡被王母娘娘惩罚的神仙,他内心深处也对凡间产生了好奇。

南侨很想知道,凡间到底是什么样子,为何能够引诱那么多神仙留恋。

于是,为了寻求答案,南侨也偷偷的下了凡。

他在闹市中开了一家名为蓬莱的茶楼,每日看着人来人往,观看人生百态,希望能够知道凡间到底有什么好。

可是,他还没有发现凡间的好,就先看见了人世间的烦恼。

来茶楼喝茶的人里面……

有屡考不中郁郁哀叹的书生郎;

有整日游手好闲的纨绔少爷;

竟然还有在茶楼里大打出手,荒唐吵架的夫妻!

只听过人间美好,不知人间疾苦的南侨被惊呆了。

说好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凡间呢?

作为一个人美又心善的仙哥儿,看见茶楼中不开心的客人们,南侨决定,他要为这些可怜的凡人做点什么。

于是很快。

心有苦闷,去蓬莱茶楼中喝过茶的客人们,就一个个都“心愿达成”了。

屡考不中的书生郎哀叹自己努力多年,竟不能为国效力,报效帝王,为百姓请命,真是太无能太自责了。

于是第二天起来……书生就变成了正在边疆战场冲锋陷阵的打仗士兵。

文弱书生:!!!

整日游手好闲的纨绔少爷,抱怨自己父亲太努力,让家里太有钱有势,导致他除了吃喝玩乐都没有奋斗,展现本事的动力。

于是第二天起来……纨绔少爷家突逢大难,家产权势统统没了,全家吃喝就看少爷的本事了。

纨绔少爷:!!!

最后还有相互怨怼的夫妻,妻子责怪丈夫总不回家,丈夫抱怨妻子不够贤良淑德,两人都希望对方能够体会一下自己的苦楚。

于是第二天起来……妻子的灵魂就进入了丈夫身体中,而丈夫的灵魂换到了妻子的身体里。

妻子/丈夫:!!!

完全不知道自己好心办了坏事的仙哥儿南侨很满意。

他满足了茶楼里所有不幸福客人的愿望,他可真是个善良又强大的小仙男!

然后,就在这样的发展中。

文弱书生为保命在战场上浴血杀敌,结果却意外发现自己了的领军天赋,弃笔从戎之后,竟当上了大将军……

家逢巨变的纨绔少爷,为了养家只能努力奋斗,结果竟然发现自己拥有读书天赋,改过自新后通过努力,竟然考上了举人光耀门楣……相互怨怼的夫妻灵魂互换后,体会到了妻子的操持家务不易,丈夫赚钱养家劳累,解除误会,相互理解后感情更进一步……

小仙男南侨的好心办坏事,却意外让心有苦闷的茶楼客人,阴差阳错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,明白人生并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。

总之,这就是个欢乐反转,又充满正能量的故事。

如此趣味十足,如此出人意料的情节,俞州觉得应该能够抓住这个时代人的眼球。

毕竟,这些在现代都用烂的套路,在古人眼中却是新奇得不能再新奇的故事。

相信看完话剧的百姓,肯定能够记住这个神奇的“蓬莱茶楼”……

在书院熬了两晚上的夜,俞州才把整个话剧本给润色好。

其实内容并不多,要是用现代电脑,顶多一个白天就能完成,但古代书写用的是毛笔,大大拖延了写字速度。

俞州也很是无奈,将写好的话本整理好放桌上,准备等第二天让书童送回家去。

书院学子平时不能离开书院,但书童是可以的。

只是连着熬了两天夜,第二天早上,俞州就有些起晚了,出门收拾上交给夫子的策论时,一不小心就拿错了稿子。

而好巧不巧,青山书院甲课室的夫子,就是山长甄公。

……

于是。

这天,山长书房,甄公正在和刚从临江县,确认完弟弟身份回来的李承巍说话。

李承巍看见甄公桌上摆着甲课室学子的策论课业,想着弟弟的相公俞州,就在书院甲课室,顿时来了兴趣。

李承巍很是期待道,“族公,月桂说皇弟的夫君叫俞州,也是青山书院的学子,还在甲课室,不知这里哪一份是俞州的课业?可否给孤瞧一瞧?”

“自是可以的,殿下你等等,老夫找找。这个俞州确实很不错……”

甄公对俞州的印象很深刻。

不单单是因为俞州刚到书院就与人发生了冲突,给他们提供了想要寻找的消息,还因为俞州真的很聪明。

对方在课堂上发言积极,表达观点奇特,每每被抽答问题更是回答一针见血,言之有物,不想记住他都不行。

李承巍听到甄公竟然都评价俞州不错,心中更期待了。

他在临江县打听消息的时候,就曾听闻俞州此人,不仅有才还心胸宽阔,曾经还将自己得到的一本绝世诗集,毫不吝啬的与大家分享,丝毫不惧被人学识超过,当真大才高义!

如此人才人品,即便对方出身贫寒,他弟弟与之成亲倒也不算太委屈。

总归有他和父皇母父在,还能让弟弟吃苦不成?

这般想着,李承巍带着非常期待的心情,拿起俞州的策论开始观看。

然后……

然后李承巍脸就绿了。

这个俞州在书院不好好读书,竟然写话本子!

写的还是一个漂亮哥儿,不要脸!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