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31章 商户赘婿31

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兔月关 5192 2024-01-12 17:32:16

夫君有上进心,对乔楠来说是好事。

虽然他觉得单凭自己也可以对付乔旭和赵立轩,但谁也保不住会出什么意外,能有个帮手自然是更好的。

俞州想用利用农事来扬名,他觉得很不错。

毕竟对百姓来说,没有什么比饱肚子更重要,比起谈论那些深奥的治国之策,百姓对让自己吃饱饭的人自然更加记忆深刻,感激推崇。

有了这种好名声,将来俞州在官场上也不容易被人构陷,实在两全其美。

正好三朝回门日,俞州要随他回乔家村祭祖上族谱,事情可以一起办。

到时候田地有自家的族人看顾,也更加安全。

乔楠把这些都跟俞州说了一下,俞州自是知道古代宗族厉害的,欣然同意他的安排。

第二天就把说好的改良纺织机,和曲辕犁的图纸画了出来。

除此之外,他还总结了许多后世才出现的耕种技术。

当然,这些总结并不完全,他记忆力再厉害,知道的东西再多,也不可能方方面面全部都记住,他写出来的这些,就是现代种田的常识而已。

但就算是这些,对于当前时代的古人来说,也足够了。

毕竟,现代所谓的常识,可都是先辈们几千年累积验证出来的结果,真没嘴上说的那么简单!

不过靠着脑中的化学知识,俞州倒是根据这里现有的材料,制作出了纯天然的化肥和杀虫剂。

东西效果肯定比不上现代专业的,属于低配版,可这个时代的虫子也没有现代那么多抗体,肥田也还在使用最原始的粪水,他拿出来的东西目前足够用了。

弄完这些东西,俞州也不得不感叹。

学理科虽然难,但学好数理化,在现代混成啥样不确定,可要是穿越了,真的能够在古代走遍全天下。

这也是他为什么敢和赵立轩叫板的原因,他脑子里的东西,实在太多了。
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他就是个行走的金手指。

“还好当初虽然咸鱼,但没少学东西……”

感叹完,俞州还有点庆幸。

虽然穿越前他在现代图轻松,只是去大学里面挂了个闲职教授,周末帮他爸处理些公司事情,平时就看看书,上上网,懒散得很。

可真学东西的时候并没有偷懒,靠着过目不忘的天赋,导致涉略广泛。

不然,他想和主角攻抢媳妇,还真不太容易。

乔楠是不知道俞州这些感叹的,但他对俞州表现出来的博学,是真的震惊到了!

俞州对着他总是一副自己捡到宝的高兴模样,可现在,他才是觉得自己捡到了宝贝。

同时,他也对俞州的来历产生了浓浓的好奇。

只是他们现在感情虽然不错,但也不是询问这些秘密的时候,乔楠想过后,也就很快把探究的心思放下了。

无论如何,现在和未来才是最重要的。

……

初尝情滋味的年轻人,在新婚初期都极为甜蜜。

乔楠没办法做到一下子就对俞州爱得深沉,但俞州对他这般温柔,这般关心,他心里还是很欢喜的,也愿意和俞州亲近。

俞州更不用说了,初次开荤的男人,日日抱的还是自己心悦之人,整个人每天都是红光满面,精神奕奕,读书劲儿更是足足的。

夫夫俩的好感情瞧得就让人心里甜。

待到新婚三日一过,乔父乔母准备好了给族人们的礼物,就带着乔楠两人启程,回乡祭祖上族谱。

之前就说过,乔家发家不过短短十几年,十几年前,乔家也还是村里的泥腿子。

所以乔家宗族,自然也不是什么大宗族,除了乔祖父和乔父外,暂时也没有其他更出息的存在,因此,乔家在族里,绝对算是“大人物”了。

听闻乔父要带入赘哥婿回来祭祖上族谱,这天,乔家的族人们,不仅没有出门做工,连最为重视的田地农活,都暂时放下了。

所有乔家族人都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,由族长和族老们带头,早早站到村口等待。

让村里其他杂姓村民看得艳羡议论不已。

“哎呀,看乔家族人这阵仗,怕是那位乔大商人又回来了吧?”

“不是那位还能是谁?乔家族里就那位最出息,每年给他们族里多少好处,能不重视?”

“是啊,自从乔家族里出了个乔大商人,他们姓乔的日子是眼见就起来了,甭管外出做工,还是佃田种地,都有人帮扶……”

“乔家族里还盖了族学,娃子们读书识字都不用教那么多束脩,说不准过几年,就能出几个秀才举人啥的,让乔氏一族彻底发达了。”

“是啊,真羡慕。不过乔氏宗族人的好过,咱们村其他人也没少跟着沾好处,别的不多说,就咱们佃乔家的田地,租子可都比外面少一成!”

“说得是,要不是少这一成租子,我家可攒不出娶儿媳妇的钱,多亏了乔大商人,我家大牛才能娶上媳妇,给我生宝贝孙子。”

“果然是咱们自己村子出去的,不是一个宗族,也都念着乡亲们的旧……”

“听说乔大商人招了个秀才做哥婿,会读书,长得俊,我可要多瞧两眼,赶明儿回娘家就有得说了……”

四周村民议论纷纷,也都凑在村口看热闹。

众人的吹捧让本就挺胸抬头的乔家族人们,腰杆挺得更直了,族里出了个能人,大家脸上都有光!

就在这样的期盼中,乔楠等人终于抵达村口。

见乔家族长和族老们都在村口等着,乔父当即就让车夫停下,迅速从马车中下去。

走到几位族老面前,当着众人的面恭敬行礼,

“族长,几位族老,你们年事已高,应当身体为重,兴远不过后辈而已,哪里能够劳烦几位族老亲到村口迎接,兴远实在惶恐汗颜……”

以乔父如今的身家,和在族里的地位,其实是无需对几个族老们如此的。

但架不住他要用乔家的族老们,去压乔祖父和乔祖母两个极品长辈,因此有能力后,乔父不仅给了乔氏宗族不少好处,说话做事也恭敬得很。

比起发达之后就开始飘,被老婆哄得对自己宗族不管不问的乔祖父,乔父此举,实在不要太笼络人心。

这就是之前他和亲爹撕逼,族老们还帮他,一点都没说他不孝的主要原因。

果不其然。

乔父的恭敬态度让乔家族老们十分受用,再看马车后面装得满满当当的好几辆牛车,明显是给族人们准备的礼物,笑容就更大了。

像这般心里想着宗族的人,他们哪里有不维护的道理?

族长把乔父扶起笑道,

“无碍,我们这些老头子天天在家里闲着,出来走动走动对身体更好,倒是你小子是个能干的,竟给咱们宗族招了个秀才哥婿上门,听说你家那哥婿,在县城读书人中名声还颇好?”

虽说大家都稀罕银子,但在这个士农工商的时代,到底更看重的还是读书人。

乔家族学办了好些年,愣是没有出现一个读书苗子,乔父竟然招了个秀才哥婿,乔家族里是真的很高兴,毕竟哥婿上了乔家族谱,以后就是乔家族人,荣辱就和乔家宗族连在一起。

正好乔楠等人也从马车上下来了。

乔父赶紧朝俞州招手,给大家介绍,“族长,几位族老,这便是我家哥婿俞州,今年刚中的秀才,红榜第三名。”

俞州配合拱手见礼,“族长,几位族老,小婿俞州有礼了。”

他态度恭敬,自称小婿也未有为难之色,看得出来是真心入赘乔家的。

几位族老连连点头。

族长更是笑得满脸褶子,连声说,“好好好,是个好孩子。”

简单在村口寒暄后,乔家族人便高高兴兴的拥着乔父等人去族长家休息。

族长家比较富裕,修的是青砖大瓦房,面积还不小,用来待客是村里最好的。

前往休息的路上,乔楠悄悄对俞州道,

“子琸,等会儿你跟着父亲,父亲怎么做,你就怎么做,切莫小看了任何一个族人。咱们乔氏宗族的人虽然目前看着没什么出息,但人品都很不错,你笼络好了,日后定有大作用……”

对于上位者来说,身边的心腹之人没有大才不要紧,要紧的是忠心耿耿。

不忠心的下属,再有能力也是用不得的。

他前世乔家的这些族人表面上似乎都没什么出息,但乔母私下里却跟他说过,乔父后来的生意能够做大,少不了这些族人的功劳,这些都是可用之人。

“族人们的家眷交给我和母亲,你专心和族人们来往便是。”

说到最后,乔楠有点不放心叮嘱。

主要是俞州在他面前表现得有些毛躁,他担心等会儿对方做不好。

俞州看着他担心自己,心里很高兴,特别想凑上去亲一下,但大庭广众的还是忍住了。

最后只能握了握乔楠的手保证,“夫郎放心,我都晓得。”

只是交好乔家族人而已,这点事情他要都做不好,也白费当初在现代,时不时帮他爸应付公司里的那些老狐狸的锻炼了。

**********

古代男女不同席,这里哥儿地位和女子差不多。

俞州和乔云文跟着乔父,在前面与族里的男人们说话,乔楠则和乔母、乔温在后面,与族里的妇人夫郎们闲聊,顺便将带给族里的东西分发下去。

这送礼也是有讲究的,给族里普通族人们准备的,基本都是精米白面,猪肉点心这些比较实惠的东西。

毕竟太好的东西村民们也不懂,给他们吃燕窝,真不如几口大肉来得让他们开心。

而给族长和族老们的东西,就需要精致些了,因为他们家里都更富足些,送布匹首饰这些,更能得他们欢心。

乔母每年给族里送礼的时候,都会把这些道理,反反复复给乔楠和乔温说,好叫两个儿子成亲后,更好的经营家业。

而能够掌握夫家钱财的夫郎,才不会受欺负,特别是高门大户的主母主君,最是看重管家权,银子在手,管家里男人去睡谁!

大家拿到礼物都高兴极了,对乔楠等人也更加热络。

乔家族人都是乡下人,即便近些年靠着乔父的帮衬富裕了些,但村里人很多粗糙习性,短时间内也还是不可能改掉的,说话直来直往,八卦起来也都不懂什么叫委婉。

这不,刚聊了没几句。

其中一个族老的媳妇就开始吐槽抱怨,

“兴远家的(乔母),还是你家男人有良心,心里惦记着族人。你是不知道你们家那个二房,真是简直了,上次差点没把大家气死!”

乔母和乔楠、乔温三人对视一眼。

乔母带着温和笑容询问,“嫂子,自从和那边分家,我相公过继后,咱们就和那边没有来往了,不知这是发生了何事?”

她们家最近一直忙着儿子成亲的事情,确实暂时没对二房那边有什么关注。

在场族人家眷们也不奇怪,乔家两房闹成那样,老死不相往来很正常。

但这不影响大家的吐槽欲望,刚才说话的那族老媳妇,当即就开始叭叭的将事情说了出来,其他媳妇婶子在旁边补充……

-

其实,事情也不复杂,就是之前二房想算计他们大房,结果被反摆了一道。

崔家和参与的几个地主员外亏惨了,特别是崔家,直接连祖宅都赔掉了,搞得全家流落街头,这些人自然不会放过二房。

几个地主员外还好些,去二房硬抢了些银子弥补些损失,就骂骂咧咧走了人。

可崔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,可不就赖上了二房,觉得都是二房怂恿他们才会如此下场,所以二房必须对他们负责!

二房已经被那些地主员外抢了一大笔银子走,铺子里没有乔父经营,近期收入不断下降,哪里养得起崔家上下几十口人?

要知道这些人以往都是当主子的,养他们肯定不可能咸菜馒头就解决。

乔祖父不想要这群拖累,就想起了乡下族人,想用宗族力量将人赶走。

那个族老媳妇说着就生气,

“……本来同根同族,想让咱们帮忙也不是不行,但他们那啥态度?求人还一副咱们欠了他们似的,就是那个啥,哦对了,颐指气使!”

“上来就让咱们喊人去县城办事,咱们乡下人实诚,没计较那些,几个族老带着汉子们去帮忙了,结果你们猜,二房那群人后来干了啥?”

“他们干了啥?”

乔母很融入环境的用乡话询问。

那族老媳妇拍着大腿气骂,“结果咱们族里的汉子去帮完忙,他们连顿好饭都不舍得请,一人俩包子,跟打发乞丐似的,就把咱们族里的汉子打发了!”

乔母:……

乔温:……

乔楠:……

看来他们还是小看了二房那些人的作妖程度。

说实话,当初乔祖父能够发家,除了对方有些小聪明外,主要还是靠运气。

但乔祖父自己没有这个认知,对方一直觉得自己很厉害,瞧不起村里的族人,觉得以后族里人都要求他照拂帮衬了,自然就飘了,没把族人们放在眼里。

后来娶了乔祖母后,乔祖母身为家中庶女,从小学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笼络男人,管家和打理人情往来方面,不能说差,只能说一塌糊涂!

乔祖母更是瞧不起乡下人,只一味的怂恿乔祖父,和县城里有钱有势的人结交,对乡下族人不管不问。

在他们眼中,乡下的乔氏族人确实跟街头乞丐没两样。

以前住在一起的时候,乔楠没少听到二房那边,在私下里吐槽乔氏族人穷酸,就知道打秋风,一群没出息的泥腿子……等等贬低之言。

不过,就算心里瞧不起,请人办事给好处,摆笑脸,这是最基本的道理。

二房竟然这么对乔氏族人,疯了吧!

乔楠都猜不到二房的心思了,没忍住询问,“婶儿,他们这样做,难道就不怕族老们生气,把他们除族吗?”

说起这个那族老媳妇就更气了。

“他们怕啥?他们巴不得把我们这些人踹掉呢,那群王八蛋,简直无耻之极!”

“就咱们帮着打完崔家的第二天,你祖父祖母就哭哭啼啼,引着一大群外村人跑到咱们村里,来颠倒黑白,说我们乔氏宗族仗势欺人,隔三差五打秋风,还欺负他们的亲家,让他们在县城难做人,真是恶毒至极。”

“说他们实在受不了我们了,要分宗!当然这就是借口,他们搞那么多事情,目地不过是想分咱们族里的祭田而已……”

当初他们隔壁村有个地主,家里儿子考中进士要去外地当官,家里就商量着处理掉这边的家业,一起跟儿子搬到其他地方定居享福。

那时候乔父正想笼络族人于是便花费巨资,将对方手上800亩田地买了下来

送给族里作为祭田,祭田中的产出就用来开族学,帮助族里生活困难的老人。

当初分家时,乔父把田地全部拿走了,乔祖父祖母俩一时半会儿买不到足够的田产,就只能把主意打到族里的祭田上。

分宗分祭田,这是惯例。

利用族人们解决掉崔家麻烦,又反过来利用崔家的事情败坏乔氏宗族名声,逼迫族里答应分宗条件……

如此无耻的计策,也就二房那些人能够想出来。

毕竟二房人一个比一个眼皮子浅,根本就瞧不起乡下族人,而乡下族人里也并非全部都深谋远虑,同样有脑子糊涂的瞧上了二房的势力,愿意跟着二房分宗走人。

如此,既能拿到田地,也不怕没有宗族保护,多完美?

至少眼下来说,二房如此行为确实处处得利,而带着一群脑子不够清醒的族人以后会怎么样……被眼前利益冲昏头的二房根本想不到。

乔温好奇追问,“那后来呢?婶子,后来怎么处理的?”

“还能怎么处理?二房那样败坏咱们宗族名声,咱们要是不答应分宗,以后十里八乡谁家的哥儿姑娘,敢嫁到我们这样‘害亲家’的恶毒宗族来?不过……”

说道这里,那族老媳妇话头一转,幸灾乐祸笑

“不过咱们也不是好欺负的,以为这世上就他们是聪明人?”

“分宗的第二天,族长就带着族里的汉子们,跑去找到被赶出县城的崔家人,给二房完完整整的送了回去。”

“并且族长还跟崔家人保证,要是二房再敢让人赶他们走,我们就帮他们出头,二房这辈子都别想甩掉崔家那几十号亲家公,让他们狗咬狗!”

为了几百亩田地,摊上几十只吞金兽,外加还有一群脑子同样不太清楚的族人。

不知道二房人觉得如何,反正乔楠是肯定不想做这种买卖的。

乔楠对着气愤的族人家眷们安慰

“婶子,凡事有利有弊,虽说祭田少了一半,但族里拎不清的人也都跟着一起走了,以后,咱们族里要是出了个人才,也能避免那些人惹事搞破坏。”

“我听说好些官员出事,其实都不是他们自己的问题,就是族里没管好,才连累了整个宗族都被砍头流放,这次分宗,说不定是好事。”

底层百姓不知道流放是个什么,但砍头还是明白的。

听到乔楠这么一说,原本还有些心疼那些损失的祭田的婶子媳妇们,顿时就脑补出了自己被连累的凄惨画面,再也顾不得心疼外物,又后怕又气愤。

那个最能说的族老媳妇,甚至忍不住提议

“要不咱们再把祖宗十八代关系,都跟那边断了吧,干干净净,更妥些!”

众婶子媳妇大赞,“有道理!”

乔楠:……

其实倒也不必如此。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