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56章 府城书院21

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兔月关 8135 2024-01-12 17:32:16

古代传递消息的速度确实不如现代,可如果只是在府城内传播的话,其实也不会太慢。

很快,孙知府家发生与茶楼话剧情节中雷同故事的事情,基本大半个府城的人都知道了。

然后便是一阵哗然,蓬莱茶楼有神仙的传言,是彻底洗不掉了!

毕竟有些事情,一次两次都可以说是巧合,但达到三次,那就实在不能再用巧合来形容。

这下,别说普通百姓猜测的激烈,就是见多识广的富户人家,都开始忍不住怀疑蓬莱茶楼的神奇了。

“诶,孙知府家的事,你们都听说了吗?那些事情真跟茶楼话剧中演的故事一样吗?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?”

“有什么不可思议的?罗玉莹那个女人,本来就挺心狠手辣的,你们这些年轻些的不知道,我们这些跟她同辈的人,却是清楚的很……”

“徐夫人说得是,我听说当年罗玉莹为了对付苏大人后院的那些妾氏,把那些女人怀孕的弄小产,没怀的下绝子药,手可不是一般的狠。”

“是呀,若非后来苏大人发了大火阻止,那些小妾们怕是连命都保不了!”

“……其实要我说呀,罗玉莹给那些小妾们下药有什么用?要下直接给男人下呗,庶子庶女又不是小妾一个人能弄出来的,根源还不是在男人身上”

“谁说不是呢……”

“不过话说回来,罗玉莹有这种手段和心性,当年算计婚事,为保地位搞什么换子记,还真没什么奇怪的。”

“就是蓬莱茶楼的话剧故事,竟然和孙知府家的旧事如此相似,如此巧合,可真是有意思。”

“不管这蓬莱茶楼背后的东家,是个神仙,还是个万事通,演这一出话剧又想干什么,这下可都把孙知府给得罪了……”

“不过对方敢这么干,应该也是有底气的吧!就是不知对方的依仗到底是什么?”

“是呀,真是让人好奇得紧……”

一群夫人们悄悄聚在一起讨论。

而府城的富贵老爷们也没少凑在一起谈论,敢惹一城知府,蓬莱茶楼的胆子真不小。

不过,比起关心茶楼背后的依仗,富贵老爷们的注意力,还是在话剧故事的情节中。

有孙知府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冤大头例子,看过话剧的富贵老爷们,回到家后都默默的做出了个非常统一的决定。

那就是……赶紧把自己儿女们的身世都给调查一遍,包括庶子庶女都没放过,就怕自己也像孙知府那般,成了冤大头而不自知!

至于这一调查,其中还真有几位老爷发现自己也当了活王八,差点气吐血的事情就是后话了,暂且不多提。

……

乔家。

从书院读完书休沐回家的贺元柏等人,听闻了府城中,关于蓬莱茶楼和孙知府家丑闻的消息后,也是被震惊了一大跳。

然后全部跑到了乔家来,询问乔楠茶楼话剧怎么扯上孙知府的家事了?

尽管孙知府是因为他们茶楼话剧的提醒,才终止了自己当冤大头的悲剧,但这到底是丑闻,如今闹的这般沸沸扬扬,孙知府丢了大脸,肯定会记恨他们茶楼,而不是感激。

对此,乔楠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在利用重生记忆搞事情,而是很淡定的眨眼道,

“我也不知道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,我就是随便写了一个故事而已,哪里知道会跟孙知府家的丑闻撞上呢?这真的是太赶巧了。”

贺元柏等人:……

赶巧吗?巧的你故事主角,竟然就跟人家真名差一个字?

众人看出来乔楠是在装糊涂了,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秘密,既然乔楠不愿意说,他们也不好再追问下去。

不过得罪了孙知府,却是个很严重的事情,对方到底是地头蛇,土皇帝,他们即便有青山书院撑腰,接下来怕是也会有麻烦了。

几人都有点忧愁。

唯有乔楠和俞州淡定依旧,因为他们知道在大皇子和三皇子离开之前,孙知府是不敢有什么大动作的。

俞州露出笑容安慰几人,“你们不用担心,孙知府暂时不会动我们的。”

“为何?”几人不解。

俞州半真半假解释,“之前我不是跟你们说过,京中有几位贵人也到青山书院来求学了吗?”

“苍山府是个极为繁华的府城,因此,苍山府知府之位,竞争也十分激烈,在几位京城贵人的眼皮子底下,仗势欺压百姓,孙知府就得等着给别人让官位了,他不会那么傻的。”

“可孙知府能够咽下这口气吗?明的不行,他恐怕会来暗的吧?”

贺元柏几人还是担心的很。

主要是孙知府这次简直就是大型社死案例,如此丢脸,实在是很容易被气到失去理智啊!

“这倒是有可能,但他应该没机会对我们下手了……”

乔楠端起茶杯喝了口,笑容意味深长。

他既然对孙家出了手,便不会再给孙家反击的机会。

贺元柏等人闻言若有所思。

另一边。

李承巍听到自己弟弟干的好事,差点没把嘴里的茶给喷出来。

之前知府夫人指使人给俞州送美人这件事情,他也已经调查出来了,正想着怎么给弟弟出气,没曾想弟弟自己就把人给收拾了。

这可真是好一出大戏!

就是连孙知府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,他弟弟又是怎么知道的呢?乔家不就是县城一个商户吗?他弟弟还真是神通广大。

夙清猜测道,“应该是偶然得知吧,知府夫人的妹妹就在临江县,乔家产业中有酒楼,说不定对方就是在酒楼吃饭醉酒时说漏了嘴……”

“毕竟知府夫人虽然厉害,到底还是被她妹妹给算计了,那妹妹心中应当是得意的很,平日里守着秘密不能炫耀,喝了酒,便容易得意忘形了。”

“此言有理,喝酒易误事,看来我们以后也应当更加注意这些细节才是……”

李承巍点头,也只有这个解释说得通。

难不成他弟弟还真是神仙下凡,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吗?那实在太瞎扯了。

李承巍暗暗想,成功的错过了真相,但也不能怪他,实在是重生这种事情太过匪夷所思,真的很难想到。

……

乔楠几人想的没错,自家的丑事在府城传的沸沸扬扬,被大型社死的孙知府,脸再次绿了。

虽然他极力控制自己的理智,但只要一出房门,就会面对周围若有若无看冤大头的眼神和嘲笑,实在难以控制暴怒的情绪。

他现在一点都不觉得蓬莱茶楼表演的话剧,是在提醒他,讨好他了,他觉得罗玉莹那个女人说的没错,这茶楼就是在针对他们家!

如果真心想讨好,提醒他被算计了,就应该悄悄告诉他,而不是让他堂堂知府大人,现在成为整个府城茶余饭后的谈资笑话。

孙知府觉得自己有点忍不了了,他必须给这个胆大包天的茶楼一点教训先泄愤才行,否则心头实在抑郁得很。

既然在书院两位皇子的眼皮子底下,不能来明的,那就来暗的,若连一个小小茶楼都收拾不了,以后人人都要骑到他头上来了。

孙知府气愤的开始想阴招。

不过乔楠敢做这件事,就早已料到会惹怒他,当然不会给他反击的机会。

所以很快,《美人攻心记》的后续故事,也上演了出来。

话剧后续故事的发展,也和现实情节非常相似,十几年后,商户老爷发现了自己被算计的真相,非常愤怒。

于是商户姥爷和孙知府的选择一样,直接把妻子休了,还有胆大包天的管家,以及参与事件的妻子娘家,都给狠狠收拾了泄愤。

如此恶有恶报的情节,看得观众们激动拍手叫好,大快人心。

可就在大家以为话剧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时,故事却又反转了!

被休掉的女主角因为下场凄惨,日子不好过,于是就对商户老爷生出了怨恨之心。

然后抱着要死,大家就一起死的念头,女主角开始揭露商户老爷的各种隐秘恶行,往弄死商户老爷的道路上狂奔。

因为女主角在商户老爷家当了多年女主人,商户老爷私底下做的龌龊事,没有人比她这个枕边人更清楚。

于是,这商户老爷表面和气,实则欺男霸女,强买他人田地,杀人灭口……等等恶行全部公诸于世。

让商户老爷被抓到了大牢中,家业充公,妻妾子女四散奔逃,诺大繁华的宅门,就此败落。

而女主角脸上依旧带着美丽的笑容,轻轻吟唱,

“机关算尽终成空……曲终人散皆是梦……不知郎君心何故……郎君难破美人骨……”

话剧终,台上落幕。

观众们听着那凄凉的吟唱之声,心中真是感慨不已,唏嘘不已。

但这其中绝对不包括孙知府!

孙知府突然想到,他平日里虽然一直防着自己的妻子,但妻子到底在他身边呆了十几年。

若是罗玉莹那个女人真知道他什么秘密,也像这话剧中的女主角那般,往弄死他的道路上狂奔,他岂不是也要完蛋?

而刚被休正在愤恨的罗玉莹,听到话剧的新情节后。

罗玉莹:很好,这可真是个好主意!

********

罗玉莹的性格就和话剧故事中的罗玉樱那般,并不是什么善茬。

当年她能算计嫁给孙知府,自然不是因为爱上了这个男人,她当初喜欢的就是孙知府带给她的身份地位。

若是成亲之后,孙知府好好对她,她说不定还会对孙知府有几分情意,为自己那么多的算计而愧疚,做人留一线。

但可惜成亲后,孙知府和她的感情并不好,她能做出换子之事,固然有她自私的缘故,可更大部分还是当时情况所逼,否则她如此自私,怎会愿意给别人养儿子呢。

所以现在被休掉后,罗玉莹便并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,而是将全部过错都推到了孙知府身上,觉得都是孙知府逼她,她才会走到这一步!

若不是孙知府过于宠爱妾氏,不把她这个正妻放在眼里,她岂会为了稳固正妻之位,出那么多昏招。

孙知府把她休掉后,还把她娘家也给收拾了,她现在不仅无家可归,还有以前得罪过的敌人虎视眈眈,她以后的下场可想而知。

罗玉莹恨蓬莱茶楼演什么话剧,毁掉了她的生活,也恨孙知府的无情无义。

她现在不知用什么办法去报复蓬莱茶楼,但从话剧故事的提醒中,她却可以先把孙知府弄死再说。

这个混账男人敢如此对她,那对方也别想逍遥自在好过!

就像孙知府想的那样,他虽然防着罗玉莹,但罗玉莹到底在孙家生活了那么多年,不可能对孙家私下干里干的龌龊事情,一点都毫无所知。

所以很快,关于孙知府和孙家的各种不利留言,就在府城中再次传遍了,孙家什么欺男霸女,强占别人良田,孙知府收受贿赂,和下属妻子通奸……等等消息,简直又让大家吃了一波大瓜。

并且,由于这些留言是罗玉莹这个前知府夫人亲口传出来的,即便暂时没有证据,可信度也十分高,因此,听到留言的百姓,对孙知府和孙家的恶行都深信不疑。

给孙知府和孙家带去了巨大的名声危机,气的孙知府立刻派人去抓罗玉莹想泄愤,结果这一去找人才发现罗玉莹不见了!

孙知府真是气的要死,还有深深的恐慌,意识到罗玉莹恐怕还有更狠的后招,一时间急得不行,自然再没有心思去找蓬莱茶楼的麻烦了。

贺元柏等人见此不由大松一口气。

而罗玉莹的确也还有后招,她并没有失踪,而是跑到青山书院,找到了三皇子,把孙知府给二皇子私挖银矿的事情,向三皇子告了密……

孙知府并非出自名门,他当年也是小户人家考出来的寒门进士,本身虽有些才能,却也并不是最出挑的那种。

因此,他当初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,从七品县令,爬到四品知府的官位,可想而知,其中必然有猫腻存在。

而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,就是孙知府在当县令的时候,在当地发现了一座银矿,却并没有上报朝廷,而是拿着这个秘密,去投靠了二皇子的势力,想博从龙之功。

所以,孙知府和他弟弟孙知县,两兄弟才能在一片地界当官,目的就是为了把持这边的势力,悄悄帮二皇子私采银矿,积攒夺位的本钱。

罗玉莹能知道这个秘密,还得多亏孙知府自己养的妾氏和庶子庶女实在太多,暴露了端疑。

作为一个管家的女人,她对家中用度十分清楚,她发现,以孙知府收受贿赂的那些银子,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家中那群妾氏和庶子庶女们奢侈的用度。

因此,便悄悄留了心眼慢慢调查,十几年下来这么久,可不就发现了一些猫腻真相么。

孙知府小看女人,没有把罗玉莹放在心上,这下却是要为自己的疏忽大意买单了。

三皇子一直最看不顺眼的就是二皇子,视对方为眼中钉,此刻得到如此消息,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大好的攻击机会。

“哈哈哈,老二那个家伙,本王就说他不是个好东西吧,看看,现在连老天爷都在对他落井下石,哈哈哈……”

三皇子再次喜不自胜,内心忽然有种自己就是真命天子的感觉。

否则怎么每次都不用他费心,弄死敌人的好机会,就主动送到他面前来了呢?

三皇子高兴不已大笑感叹,“果然是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啊。”

旁边属下闻言摸鼻子:……

得道者多助?是把亲兄弟弄残的那种得吗?那他们主子确实挺合适。

反正不管怎么说,如此好落井下石的机会,就算有猫腻,三皇子也是不会放过的。

还是那句话,他父皇儿子少,老大又瘸又废,再怎么蹦哒都不可能坐上那个位置,能与他有一争之力的人,只有二皇子。

二皇子现在人虽然废了,但乔旭肚子里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吗?这对三皇子来说仍是大威胁。

所以打击二皇子的事情,三皇子做起来依旧干劲满满!

确定罗玉莹提供的消息是真的后,三皇子立刻就让人把孙知府和孙县令两兄弟控制了起来,然后命人将私挖银矿的证据,快马加鞭送到京城,禀报上去。

……

文德帝得到如此消息后,自然在朝堂上大发雷霆。

银矿代表什么?银矿就代表着钱,有钱就可以收买官员,招兵买马。

私挖银矿说好点是经营势力,说不好听就是想造反,三皇子的势力为了打击二皇子,当然要把事情往后者上严重了说。

不过这也的确是真相,有银矿在手,如果二皇子用正常的手段不能夺位,逼宫肯定就是势在必行的结果。

刚刚回到京城,还没有把自己废掉传闻消息处理好的二皇子,听到自己的秘密银矿竟然又曝光了,简直犹如被雷劈中一般!

这可是他夺位的大底牌之一啊,就这么不声不响的弄没了,没有足够的银子,是必会让他接下来的夺位计划,增加无数困难,这个打击对二皇子来说不可谓不大。

最重要的是,文德帝一直就看他和丽妃母子不顺眼,如此好借机向他们发作的机会,肯定不会轻易放过。

因此,经过朝堂上几方势力的相互角逐,最后的结果是,二皇子势力推了几个下属出来当替罪羊,帮二皇子顶了罪。

表面上,二皇子最终被定了失察之罪,暂时罢免上朝资格,被勒令回家反省,具体返回朝堂归期不定……

实际中,文德帝趁此除掉了二皇子不少羽翼,安排了自己人进入朝堂,趁机扩大了保皇党的势力。

而之所以如此解决,也是文德帝考虑到,还需用老二来制衡老三的势力。

在太子之位确定下来之前,这个朝堂中绝对不能有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。

不过二皇子虽然被保住了,但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。

因为此次事件,他损失了不少重要的官员棋子,那可都是他和他母妃多年来辛辛苦苦培养的,如今莫名其妙就没了,他怎么高兴的起来?

那座银矿他一直都藏的很好,连他身边心腹知道的都没几个人,消息怎么就泄露了呢?

他可不觉得以老三的能力,能够调查到如此隐秘的事情,这肯定是有其它的势力在针对他,就是不知背后到底是谁。

二皇子忍不住阴谋论,赶紧让属下去调查情况,结果这一查,真是气的当场吐血。

原来事情根本就没有他想的那么复杂,纯粹是因为孙知府后宅不宁,人家夫妻大战,他就是被连累的池鱼。

二皇子:……

现在孙知府被推出来顶了罪即将砍头,罗玉莹没有夫家也没有娘家了,孤身一个女人下场也不会好。

所以,他现在就算想找罪魁祸首泄愤,也找不了了,毕竟现在把罗玉莹给杀死,说不定还是帮对方一了百了,脱离苦海了。

二皇子的心腹们也很郁闷,没想到他们千防万防,最后竟然栽在了一个女人手上,这都叫什么事儿啊,真是晦气。

而同样气得想吐血的人,还有宫中的丽妃。

丽妃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,她一直都不得文德帝宠爱,当初她能给文德帝做妃子,完全是因为当时朝局的原因。

当年,开国太宗为了稳定天下和朝局,不仅给当时的太子,也就是如今的文德帝赐婚了甄氏哥儿为太子妃,还选了几位世家权贵出身的女子,一同赐为侧妃和庶妃。

以此平衡各方势力。

而当时的丽妃,是一群美人之中背景最大,也相貌最漂亮的,如果不是因为太宗需要用甄氏的清流名声,来安抚天下百姓,太子妃的位置应该是她才对。

所以进入文德帝后院之后,丽妃一直都看甄后君不顺眼,再加上当时年轻气盛,仗着家族背景,最开始行事便有些嚣张。

却没想到,甄后君看着温和斯文,一副好欺负的模样,却是个极为聪慧和厉害的主儿,只是略施小计,就让她在文德帝面前暴露了真面目,从开始就被文德帝厌恶。

后来不管她用了多少法子,都没能挽回文德帝的心,她能够生下二皇子,还是用了其他的法子……

反之,甄后君却得到了文德帝的心,让冷酷无情的帝王爱上了他。

就连杜氏(三皇子母妃)那个草包,即便没有得到文德帝的喜欢,却也被封为了贵妃之尊。

而她呢?得不到帝王喜欢就算了,混到现在都还是一个普通妃位,这妃位还是看在她娘家势力份上给的!

丽妃一直恨的要死,得不到皇帝喜欢,也当不上皇后,她唯一的指望就是等儿子当了皇帝,她将来当太后,把甄后君和杜贵妃这两个她恨了一辈子的拦路虎,给踩在脚下出气。

结果万万没想到,前些日子,她竟然得到了儿子被废掉的消息。

好在,乔旭肚子里还有个孙子,让她们母子还有几分指望,哪怕她对乔旭的无知和蠢笨非常不满,但看在孙子的面上,也只能暂时忍了。

只是这些事情带来的郁气都还没有消散,银矿暴露,儿子势力被大幅度打压,夺位希望再次减少的坏消息又传了过来……

丽妃终于坚持不住病倒了。

二皇子得到母妃重病消息后,顿时有点着急,就打算带乔旭一起去探望。

毕竟除去亲母子的感情因素,他还需要丽妃在后宫之中帮他盯着文德帝的情况,丽妃万万不能死。

之所以带乔旭一起去探病,倒不是因为他对乔旭有多喜欢,走哪里都想带着,而是想用乔旭肚子里的孩子,给他母妃希望,让他母妃振作起来。

结果乔旭说什么都不去,坚决表示他要保胎,不宜劳累,不宜过病气。

把二皇子气了个仰倒。二皇子实在忍不住发怒了,“你别给我扯什么这些鬼话,我母妃病了,让你跟我去探望他,又不是让你去送死,你这一副躲瘟神的模样是怎么回事?!”

是的,乔旭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模样,真的太像躲瘟神了。

乔旭这个贱人,竟然把他母妃当瘟神,真是气死他了。

看着二皇子暴怒的表情,乔旭心中也是说不出的苦,他也不想气二皇子的,但他真的不能去探望丽妃啊!

他记得前世记忆里,就是这几天,文德帝身体突然不好,太医看了都没用,最后是钦天监的一个道士,说有命中带煞的人冲撞了文德帝,才会如此。

解决办法就是,把那带煞的冲撞之人送去祭天,一切就迎刃而解了。

结果最后调查出来,那个带煞之人,正好就是二皇子在府城宠爱后怀孕,被送回京养胎的妾氏。

因为文德帝生病时,那妾氏正好被丽妃召去宫中问话。

现在那个怀孕妾氏被自己蝴蝶掉了,乔旭十分担心,万一文德帝这回又病了说是被带煞之人冲撞,那这回被祭天的人会不会变成他?

重生之后出的意外实在太多了,乔旭宁愿得罪二皇子,也不愿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。

不能把这些真相说出来,乔旭也只能硬着头皮耍赖道,

“我不去就不去,你母妃看我不顺眼,我也不喜欢她,我们俩就是八字相克,她克死了我不要紧,万一克死我们儿子怎么办?”

“夫君,你还想不想要你儿子了?”

说着,乔旭还一边耀武扬威地挺了挺肚子,仗肚生娇。

反正二皇子也知道他的真面目,他不用像以前在赵立轩面前那般伪装什么善解人意。

二皇子:……

他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,才遇上这么个得寸进尺的哥儿!

乔旭不去探望丽妃,仗着肚子侍宠生娇,二皇子也没办法,最后只能和自己表哥一起进宫。

希望丽妃能够听娘家人的开导,快点振作好起来。

*******

在苍山府银矿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,李承巍往京城传回的密信,也终于到了文德帝手中。

此次三位皇子会去青山书院求学,其目的就是为了掩藏李承巍前去寻找弟弟的真相。

因此,当文德帝看到来自苍山府的密信时,眼中顿时闪过惊喜之色。

密信中,李承巍不仅汇报了人已找到的消息,还详细说了乔楠从小到大的事情,以及俞州的消息。

尽管李承巍一直对俞州总在他面前秀恩爱的行为十分不爽,但在告诉文德帝的密信之中,却对俞州十分夸赞。

一来是俞州确实很优秀,他不能昧着良心说坏话,二便是希望这般好消息能够让文德帝和甄后君高兴……

而文德帝在看完密信之后确实也很高兴,当年儿子的失踪,不仅是甄后君心中的痛,也是他心中难以放下的事。

因为那是他心爱之人给他生的孩子,是他最发自内心期待降生的嫡子,也是他最对不起的孩子。

他年少之时,便开始跟着父亲上战场,在父亲的熏陶下,他一直对美色并不怎么看重,心中更在乎的是江山,是百姓,是这个天下。

所以他成亲很晚,等到天下稳定二十多岁时,才由父亲做主,赐下了太子妃和几位侧妃庶妃。

因为这些女人哥儿每个都是政治联姻,为了稳固天下和朝堂势力的筹码,所以他一开始,对所有人的态度都是差不多的。

他只把后院的这些人当成责任,当成例行公事。

哪怕甄后君都一样,只是因为甄后君是他的正君,所以比其他人更多了一份属于正妻的尊重。

自然的,他对最初出生的几个皇子皇女,也没什么偏爱。

直到后来在相处当中,他慢慢的发现了甄后君的聪慧、温润、博学多才……感觉到了这位正君与自己是那般契合与心意相通。

便慢慢爱上了这个不争不抢,淡然却又手段果决的哥儿。

正是因为这份难得的感情,在甄后君又怀上孩子时,他心情是不同的,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实在毕生难忘。

这个孩子是唯一一个在他每天期待当中降生的皇子。

尽管生下来后只是个哥儿,但他也是极喜欢的,甚至更加高兴,因为爱屋及乌。

这孩子长大之后必定也和他心爱的甄后君一样,是个温润聪慧又风华绝代的美人吧。

因为太过欢喜,他甚至有好几次上朝的时候,都忍不住把孩子抱在手上,与他一起接受百官朝拜。

那时他想,这是他和心爱之人的孩子,他一定要给这个孩子享受全天下最好的东西和荣光。

当时年轻气盛,初尝情字,难免得意忘形,却不想因此盛宠,终是害了那孩子。

【弟名乔楠,容相肖似甄钰族叔,风华绝代。性情温润如玉,却非天真纯善,心有筹谋沟壑,乃君子之才,惜为哥身,不得施展……弟天生神力,初次见面,救儿于危难……其夫俞州鬼才,尚看赤子之心,对弟情深义重……】

文德帝细细看着厚厚的密信,脸上不禁露出欢喜又欣慰的神色。

他一直担心孩子在外受苦,又或者当初便已经干脆没了,却不想如今不仅尚在人世,生活虽有波折,但到底还是好的。

即便成为了商户子被人轻贱,可到底衣食无忧,享着绫罗绸缎,被爹娘宠爱,当年那位宫女做得很好。

上苍也待他和后君不薄,一直保佑着他们的孩子……

既然孩子已经找到,那么当年那些账,也该算一算了。

深呼气整理好情绪,未免被人发现端疑,重新恢复面无表情的帝王威仪后,文德帝这才让殿外守在的总管太监进来。

“陛下……”

太监总管进来后

屏住呼吸恭恭敬敬行礼,不敢有丝毫懈怠不妥。

自从当年盛宠一时的六皇哥被逼处死后,陛下的脾气便一年比一年冷酷,不仅让朝臣们战战兢兢,他们这些近身伺候的人,更是随时都提着脑袋在做事。

文德帝看见太监总管紧张惧怕的模样,并未在意,脸上依旧面无表情,一边看着奏折,一边淡淡道

“福全,朕听闻丽妃病重,二皇子与丽妃娘家侄子,今日进宫探望,那是杨阁老的嫡子,还是庶子?”

“回陛下的话,是杨阁老的嫡三子。”

太监福全不知主子何意,老老实实回答。

文德帝闻言,却是突然抬起头,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一抹诡异笑容,“嫡三子?杨阁老那位最是疼爱的老来子啊……”

声音听不出喜怒,就好似一句很普通的感叹。

太监福全却是想到什么,刷得额头开始冒汗。

果不其然。

下一刻,他头顶便传来文德帝冰冷的声音

“福全,朕突感不适,太医难治,你去钦天监宣个人来,看看朕是否被什么带煞之人冲撞了,如此不祥之兆,朕觉得应当开坛祭天,以免动摇国本才是。”

话落,殿内便响起“砰”的一声。

却是太监福全将头重重磕到地上,战战兢兢颤抖地冒死提醒道,“陛,陛下,那,那是杨阁老的嫡子……”

“为了江山安稳,朕都可以痛失皇儿,他杨家为何就不能痛失爱子?他杨家的嫡子,难不成比朕的皇子还尊贵?”

文德帝冷冷将御桌上的砚台重重扔到地上。

砚台被砸得粉碎,朱砂墨汁渐得到处都是,鲜红的颜色令人刺眼之极。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