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104章 认祖归宗6

我在首辅科举文里重生了 兔月关 5385 2024-01-12 17:32:17

杨阁老忠国公府倒台这件事上,俞州不仅给文德帝出主意,将杨氏刘氏两大世家经营百年的势力连根拔除,财富收刮一空。

俞州还建议文德帝做了另一件事,那就是取缔天下寺庙道观的特殊待遇。

这件事情他早就想做了。

而原因也很简单,由于保泰大师的作祟,这些年景朝的佛教寺庙实在太乌烟瘴气,平日用封建迷信害人不说,还变相了侵占百姓土地资源。

因为古代很多朝代,和尚道士都是免税的,景朝规定也是如此。

所以,寺庙和道观在获得香火钱后,都会大量的购置土地囤积。

那些贪官污吏,也因为这个优厚的政策,趁机向百姓高价兜售“度牒”,以赚取巨额利益。

而度牒,就是朝廷给僧尼道士们发的证明文件,毕竟,当道士和尚可以免税,要是没有相应管理,百姓们大量出家逃税还得了?

俞州向文德帝提议,

“陛下,原本朝廷给僧尼道士免税,是考虑僧尼道士只能依靠香客施舍生活,僧侣道士生活困难,做一件善事,为国祈福。”

“但这天下僧尼道士,并非所有都是真正品德高尚之辈,其中因为佛家有言‘放下屠刀立地成佛’之说,导致大量犯罪恶者出家逃脱责罚。”

“这些年保泰大师更利用天下寺庙道观,作为他谋朝篡位的敛财工具,致使寺庙道观乌烟瘴气……”

“据臣统计,如今我朝寺庙道观囤积的免税田地,已经高达上百万顷,僧尼道士人数已有二十几万之多……”

“长此下去,损的是朝廷和百姓利益,肥的是那些假和尚假道士,以及售卖度牒官员的肚子,朝廷危矣。”

“如今保泰大师就是最好的借口,陛下,这颗毒瘤可以除了。”

人需要信仰和寄托,寺庙和道观可以存在,但决不能再像以前那般优待,让寺庙和道观成为他人的敛财工具。

还有削弱这个时代的封建迷信,省得以后朝中再有官员,利用迷信再现当年祭天相逼之事。

“好,俞爱卿果然是朕的左膀右臂。”

文德帝闻言露出真心的大笑。

寺庙道观危不断蚕食朝廷和百姓的利益,他这个做皇帝又如何不知?当年痛失爱子之事,更是让他对寺庙道观憎恨到了极点。

他早就想铲除这颗毒瘤了,只是碍于天下百姓对道观寺庙的拥护,找不到合适借口下手罢了。还有,寺庙道观的抄出来的银子,又能让国库丰盈许多。

如此确实是个好机会。

……

早就蓄势待发的文德帝马上下旨。

因当年护国寺僧人妄言,诬陷谋害皇子,多年利用僧尼道士优待律法大肆敛财,废除全国对寺庙道士的免税优待。

从今以后和尚道士也必须像普通百姓般,耕种田地进行缴纳赋税。

每座寺庙道观人数,不得超过二十人,多余者全部勒令还俗。

另,所有僧尼道士的度牒,都必须重新进行审核,曾在出家前行恶者,全部按照朝廷律法进行判处。

除此之外。

僧尼道士还俗后空置下来的房子,全部改建成善堂救济百姓,囤积的上百万顷良田,朝廷回收后重新售卖于百姓……

原本。

百姓听闻前面的圣旨,还觉得陛下是不是太过分了,做坏事的是护国寺僧人,陛下怎能因此迁怒全天下的僧尼道士,实在对菩萨,还有道长们太不敬了。

可听到后面,取消了寺庙道观的优待,大家就有机会买到良田,百姓们顿时口风就变了。

“陛下真英明!和尚道士不是都讲究苦修的嘛,他们确实不应该免除赋税,应该跟我们一样劳作交税,自食其力。”

“就是,我早就想说了,那些高僧道长一个个整天啥活都不干,光念几句经文就能吃饱穿暖,叫啥慈悲为怀?分明就是好吃懒做嘛。”

“陛下说得对,真正的高僧道长,都是在山里面清苦修行的,咱们现在供奉相信的这些,就是些假道士,假和尚……”

“可不,咱们村以前那个癞皮狗王二杀了人,结果就因为有个亲戚在衙门做事,拿到出家的度牒成了和尚,就啥事都没有了。”

古代百姓对于田地的重视,是现代人根本无法理解的。

朝廷取消了对寺庙道观的优待,把被其侵占的利益分给了百姓,百姓们自然就对朝廷的决定无比拥护了。

毕竟,百姓拥护寺庙道观是为了什么?还不是为了上香祈福,希望佛祖道祖能够保佑大家过好日子。

何况现在寺庙道观乌烟瘴气的情况被揭露,也确实让百姓对寺庙道观的好感直线下降。

尤其是随着朝廷对寺庙道观的整顿,发现很多和尚尼姑竟然在外面悄悄成亲生子,很多道长用假药当仙丹骗人,累累劣迹,让百姓们十分生气鄙夷。

一时间,虽然各地百姓还是很迷信,但却不再像以前那样,随便被那些居心不良的假道士假和尚忽悠了。

而经此整顿,再留在寺庙道观中的,基本都是真的看破红尘出家,品行端良,引人向善的苦僧高道。

不过。

最令百姓们议论和关心最多的,还是当年被陷害的六皇哥之事。

因为文德帝的推动宣扬。

现在几乎整个景国都传遍了杨阁老太后等人恶行,也知道了当年六皇哥被陷害祭天时,有良心未泯的僧人做了好事,让六皇哥活了下来。

只可惜的是,六皇哥也因此流落民间,现在陛下正在派人寻找。

如此皇室轶事让百姓们津津乐道的同时,自然也少不得有些人异想天开。

路人大婶1激动:“我家东哥儿就是从河里捡来的,今年正好十九岁,说不定我家东哥儿就是六皇哥!”

路人大叔2担心:“媳妇,咱们家石哥儿也是娘从外面抱回来的,年纪也十九岁,你说石哥儿会不会是那啥六皇哥?咱们平日那么苛待石哥儿,万一撞上了咋办?”

路人男子3兴奋:“夫郎,你好像也是岳父岳母捡来的吧?走,咱们去问问岳父岳母,当初哪里捡的你!”

甚至……

还有很多官员富贵人家,也突然爆出自家某某哥儿其实不是亲生的,是从外面抱养的,“凑巧”的年纪都是十九岁……

毫无疑问。

但凡知道当年文德帝对六皇哥盛宠的人,都很清楚,现在谁家收养了六皇哥,谁家必然就能一夜之间得到荣华富贵。

就连皇子这边的人,都忍不住提出了要不要找个哥儿来冒充,利用此事获利的提议。

当然,这个念头肯定被杜阁老给否决了。

杜阁老还把出主意的人给大骂了一顿,这些个得意忘形的蠢货,竟然想出这种馊主意。

文德帝是那么好骗的吗?

先不说他们能不能在短时间内,找到个容貌和陛下后君相似,心理素质过硬敢冒充皇子的哥儿,就看陛下对付刘杨两大世家准备充分的模样。

很显然,陛下怕是早就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活着,并且已经寻到了确切的行踪。

他们找人去冒充,那就是在往刀口上撞!

现在二皇子一系倒台,大皇子又是个瘸子,未来的皇位很明显是属于他们皇子的了,他们干啥还在六皇哥之事上插手?

现在大局已定,六皇哥不过就是个哥儿,陛下愿意宠就宠呗,何必再去触陛下的眉头。

如此想着。

这次,杜阁老难得没有再跟文德帝作对,心情大好的琢磨接下来上奏,向文德帝请立太子。

不过。

杜阁老的这种好心情并没有保持太久。

因为很快,文德帝就“调查”清楚了当年六皇哥的失踪情况,在那个“良心未泯的老僧”指认下,寻找到了六皇哥的下落。

这六皇哥不是别人,正是俞州的夫郎,乔楠。

而原本已经“掉下山崖摔死”的乔楠和其孩子,也因为运气好,其实根本没有死,在掉下山崖时幸运的活了下来。

文德帝寻回失散多年的儿子大喜,当即下令礼部着手准备大典,迎六皇哥还朝认祖归宗。

并且宣布天下减税年,普天同庆!

此消息快马加鞭迅速传遍全国各地,百姓们自是欢欣鼓舞,发自内心为皇帝寻回失散的儿子高兴。

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为此高兴的。

比如说杜阁老,比如说和俞州关系不好的官员同僚,再比如说曾经那些欺负过乔家,背叛过乔楠,错失与乔楠交好机会的人……

********

杜府。

杜阁老和皇子坐在一起。

皇子脾气暴躁冲动,听闻乔楠身份后,忍不住拍桌冷哼,

“父皇真是瞒得我们好苦!我就说父皇怎么那般信任俞州,就算俞州有大才,是把好刀子,但也用不着如此扶持吧!”

“原来乔楠就是六弟,难怪父皇如此信任扶持对方,父皇还真是老样子,即便六弟从小不在身边长大,也依旧对六弟疼爱有加。”

“舅舅,幸好咱们早把老大给弄残了,否则,凭借父皇对六弟的宠爱,只要六弟帮老大说一句话,皇位哪里还有我什么事儿!”

“不过就是一个哥儿罢了,也不知道父皇在想什么,竟然喜欢一个哥儿多过我们几个皇子,真是不知所谓……”

皇子语气不屑。

他实在难以理解文德帝对六弟的疼爱,一个始终要嫁出去的哥儿,父皇竟然将其看得比他们这些能够继承江山,传宗接代的皇子还要重要。

就为了让六弟恢复身份,他父皇竟然不惜暴露隐藏实力,如此大费周章的造势,为庆祝六弟回归还搞什么与民同庆。

这般殊荣,也不怕六弟一个哥儿承受不起短命!

皇子在心中恶毒的想。

杜阁老看出外甥眼中想法,不由立刻提醒,“殿下,你可切莫小瞧六皇哥,如果可以,殿下日后最好想办法与六皇哥交好才是。”

皇子闻言不满,“他一个哥儿,还是在民间商户养大的哥儿,本殿竟还要讨好他?”

杜阁老也不意外皇子能说出这么没脑子的话,因为皇子这幅模样,可就是他们这些勋贵故意养出来的。

毕竟未来的皇帝要是太聪明了,他们这些勋贵如何获取更大的权利?

杜阁老耐心分析劝说道,

“殿下,如今表面上看起来,太子之位的确应该是殿下您的,但圣旨真正落下来前,一切就都可能有变数。”

“要知道陛下如今也不过才四十多岁,陛下与后君感情甚笃,两人再要一个孩子也不是不行,如果陛下实在厌恶殿下,后君不能再生,陛下也是可以再宠幸其他美人的……”

对于甄后君和文德帝感情好,朝中大臣们不满,但实际上杜阁老其实觉得挺不错的。

因为文德帝不愿意再宠幸其他妃子,那么诞生的皇子数量就不会增加,他们的竞争对手自然也就少了。

但凡事无绝对,所以他们也还是不能太掉以轻心,还是要防备着意外才行。

杜阁老继续劝道,

“殿下,咱们不能把陛下给逼急了,如今您切记不可太过高调,一定要好生讨陛下的欢心,这样我们请立太子才会更加顺利。”

“既然陛下喜欢六皇哥,您就对六皇哥好些,就算装也要装起来,绝不可让陛下觉得您太绝情,连个哥儿兄弟都容不下……”

“最重要的是,六皇哥的夫君还是俞州,俞州的能力,你端看他帮陛下解决掉了刘氏杨氏两大世家,便可看出此人厉害。”

“如果殿下你容不下六皇哥,别说陛下会做什么,就俞州这条疯狗咬着不放,就足够咱们头疼了。”

“殿下且忍耐几年,带将来登上大位,再把您讨厌的人都收拾了也不迟……”

杜阁老细细劝说皇子接下来走怀柔路线。

皇子虽觉得让他堂堂的未来皇帝,去讨要乔楠一个哥儿弟弟实在没面子,但想想舅舅说得没错,也只能暂时忍耐脾气。

但他心中却是打定了主意,等将来大势定下后,定要将把乔楠给砍了脑袋出气!

不过就是个从小没相处的弟弟,还是同父异母的,他可不在乎。

——

苏家伯府的田庄之中。

正在带孩子的乔旭听到消息,整个人也傻了。乔旭激动地抓住看守他的马大婶询问,

“马大婶,你说什么?乔楠是陛下和甄后君的孩子?皇家嫡出的哥儿?!”

被他抓住询问的马家人也不生气,很也很激动地点头,

“是啊,陛下都张贴皇榜了,说楠哥儿是当初的六皇哥,因为被歹人陷害才流落民间,现在陛下要让楠哥儿认祖归宗,减税年,与民同庆。”

马大婶能不高兴嘛,她丈夫也是苏家的族人,苏家全靠着俞州和乔楠在京城这边立足。

现在俞州官运亨通,乔楠还成了皇帝的儿子,有这样的靠山,她们在京城就不用总是担心家族能人太少,被别人欺负了。

不止马大婶高兴,整个苏家的族人们都是喜气洋洋。

只有乔旭想哭!

他太惨了,真的是太惨了。

他前世今生最大的愿望,就是想过点好日子而已,为了这个愿望,他付出了那么多,做错了那么多事情。

结果,他其实根本就不用做那么多的。

他只要在重生后紧跟堂哥的步伐,好好讨好堂哥,抱紧堂哥的大腿,就能够得到想要的了。

然而就因为一念之差,他就错过了!

难怪都是乔家人,堂哥的相貌那么出色;

难怪都是乔家人,堂哥就是比他聪明;

难怪前世堂哥能得到救驾龙恩,他照着做却半点用都没有,敢情那都是堂哥亲爹开的后门……

乔旭:他真就是重生了个寂寞!

——

而比乔旭还要后悔吐血的,就是曾经背叛了乔楠的贴身丫鬟春荷。

当初春荷给乔旭找茬惹怒后,就被乔旭重新卖进了牙行,之后辗转流落到京城附近,最终还是被一个老光棍,给买回去当了穷苦人家的媳妇。

听到村里谈论官府新张贴的皇榜,说皇帝寻回了流落民间的皇哥儿,对方名字叫乔楠,其养父叫乔兴远(乔父名字)后。

春荷直接无法接受现实的崩溃了,

“这怎么可能!乔楠怎么可能是皇室的哥儿,他不就是个商户子么!这不可能!”

她当初会背叛主子,就是因为觉得乔楠是个商户子,跟着对方没出息,觉得乔楠对她不好,不让她跟着当官家妾室发达。

然后就毅然决然的抛弃了多年主仆情谊。

可现在,乔楠竟然是皇室的哥儿,还是嫡出,那是多么尊贵的身份?

当初主子可是说过,要收她和雨竹当义妹义弟的。

如果她没有背叛的话……

靠着皇家哥儿义妹的头衔,她别说当官家妾室,就是嫁入官家做正妻都行啊。

现在所有的好处,全便宜雨竹了!

春荷崩溃不已,后悔得肠子都青了。

……

不止春荷,还有之前落井下石嘲笑的卢姨母,趁着乔家“丧事”抢夺打压乔家生意的商户等等。

总之乔楠的身份曝光后,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
当然心情最激动的还是帝后二人。

帝后和亲生而自从分离十几年,见面后因为各种顾虑还迟迟不能相认,想见儿子都还得偷偷摸摸,乔装改扮,实在心酸得很。

如今终于可以和儿子正大光明相见,两人心情真是激动难耐。

乾清宫。

早早就整理好仪容的帝后二人,心急如焚的一边在殿中走来走去,一边不停地询问身边的太监宫女,

文德帝焦躁询问,“皇儿怎么还没有来?刚才不是就说快了么?怎么现在还没有到?”

甄后君更是严厉吩咐,“快去瞧瞧到底是怎么回事,是不是有不懂事的为难我儿!”

平日里,甄后君脾气都是很好的,就算生气都是温柔的,现在如此严厉,可见寻回来的六皇哥在帝后心中多么重要。

太监总管和椒房宫老嬷嬷很无奈。

两位主子这是关心则乱啊!陛下后君口中的刚刚,也就才过去两句话的功夫而已,主子说得好像过去好几天了似的。

不过陛下和后君最大,太监总管立刻笑眯眯劝慰,

“陛下后君,六皇哥风尘仆仆被接回来,自是要好生梳洗一番才能过来拜见,何况还有两个小皇孙,小孩子身体娇贵,伺候的宫女嬷嬷都得小心细致点,慢些正常的……”

因为担心乔楠身份曝光在外面遇到危险,因此,在表面子功夫做完后,文德帝就迅速下令将乔楠和两个孩子接进了皇宫。

毕竟乔家现在的宅子地方小,周围环境又复杂,实在不利保护。

当然还有就是帝后二人见子心切。

文德帝和甄后君打算让乔楠在宫里住着,等到给乔楠在宫外的府邸修缮好,安排好保护的官兵之后,再让人出宫居住。

说起两个小外孙,帝后二人焦急的脸色这才好些。

文德帝点头笑,“对对对,看朕这记性,俩孩子年纪还小受不得折腾,是该精细些……”甄后君闻言,脸上也满是笑容。

正所谓爱屋及乌,两人对乔楠孩子的喜爱程度,一点都不比当初乔楠刚出生时少,谁让俩孩子机灵得很,都长得像极了乔楠小时候。

帝后二人满心急切期待。

时间对两人来说犹如度日如年,但实际过得很快,乔楠很快就换好衣服,带着俩宝宝,由李承巍亲自陪着到了乾清宫。

望着殷殷期盼的帝后二人。

饶是已经见过好几次面熟悉了,乔楠还是忍不住眼眶瞬间泛红。

“阿父,爹爹……”

他没有唤父皇母父,而是唤了民间最普通的阿父和爹爹。

对乔楠来说,面前的两人,并不是这天下最尊贵的皇帝和后君,他们就只是他的亲生父亲和爹爹而已。

那个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,都真心疼爱着他的至亲之人。

“阿父爹爹,孩儿不孝,让你们担心了。”

乔楠走到两人面前跪下,眼眶湿润的重重磕了个响头。

第一个头,是第一世,父皇爹爹为他信错了人。

第二个头,是第二世,父皇爹爹为他又被人欺骗。

第个头,是今生,父皇爹爹为他恢复身份,费心筹谋,殚精竭虑。

是他不孝,让两位爹爹担忧。

从今以后,该换他来守护两位爹爹了。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