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141章 一合一

太子殿下只想活着 金戈万里 3525 2023-12-15 17:36:53

梁安没敢偷瞄信纸上的字,退后两步,有些急切的道,“李校尉还有其他嘱咐。新的十二月牡丹已经送到京都,殿下随时都可以派人去京都岑府取花。”

“巧木村已经做出殿下想要的木地板,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花纹,可惜工艺太精细,想要铺满整个房间,还得积攒几日。”

“杨家村在山中采回野姜,按照殿下所教的方式育种,然后种在自家门前屋后,如今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野姜地。消息传到安乐县,药铺东家和游商陆续赶去杨家村,想要以低价提前定下村民种的良姜。半数村民答应,半数村民咬死不肯松口。”

“安乐县内名为‘石板烧烤’的铺子在上月开张,不出意外,这个月就能收回所有的本钱,上个月和本月上旬的账册已经送到京都岑府。”

......

唐臻单手把玩麒麟踏祥云的玉佩,难得没有嫌弃在他耳边喋喋不休的人聒噪。

十二月是牡丹村最响亮的招牌,顾名思义,每个月都有不同品种和色彩的牡丹绽放。无一例外,皆是传闻中的名品。

木地板是唐臻在巧木村临时起意生出的念头,否则看着来往的游商热火朝天的与村民商议价格,最后满载而归。他双手空空,总觉得有些不对劲。

野姜是岑威见距离牡丹村和巧木村只有半日距离的杨家村穷困潦倒,玩笑似的求他想想办法。唐臻原本是懒得去管这等闲事,但是岑威愿意替杨家村的村民付出代。

事后唐臻却觉得他很亏,岑威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□□真的很烂,过程中他被对方的牙齿磕碰数次,险些彻底痿掉。

然而疼痛难耐的同时,这具没用的身体却很诚实,激动的不能自已,连记忆都出现空白,像是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。

他终究还是没做出提起裤子不认账的丢人事,随口给杨家村出了个主意。只是没想到,岑威居然还没将这件事忘在脑后,依旧关注后续。

至于安乐县的铺子,纯属意外。

作为京都附近最富庶的县城,安乐县不仅聚集众多富商,还有很多源源不断吸引富商的方式。

文斗、武斗、乐器、围棋......只要是能想办法分出高下的事,都能在安乐县

找到可以证明自己的地方。

富商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人才,用金银或理想感化对方,将其变成自己的门客。

唐臻和岑威去安乐县的日子很巧,刚好是每年举行百门争斗的时间。

前者虽然已经不再漠视周边的所有人和事,但也没有凑热闹的想法,他既看不上所谓的魁首能得到的奖励,也不想成为富商的座上宾。

后者却兴致勃勃的报名,轻而易举的赢得武魁,得到个位置虽然不算好但也不至于偏远的铺子,直接送给了唐臻。

直至今日,回想起这段记忆,唐臻依旧想不通,他当时为什么会对这个未必还会再去的铺子上心,认真的规划用途和各种细节。

“殿下?”梁安察觉到唐臻的走神,眼中浮现担心。

虽然他为人粗犷,但是对任何与陈玉有关的事都格外上心,以至于陈玉很难隐瞒他什么。所以唐臻和岑威之间的不同寻常,他早就默默看在眼中。

此时因为去追问龙虎军,失踪的岑威有没有新消息,不得不说起唐臻和岑威改变的契机,离开京都去安乐县的日子。

哪怕粗心大意如梁安也难免生出担忧。

他不知道那段时间,唐臻和岑威之间发生过什么,更不会因为好奇去特意调查,只知道太子殿下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生改变。

如同始终将自己关在树洞中的黑熊,忽然变得愿意接受树洞外的东西。

岑威在东南三省失踪,生死不知的消息传回京都,梁安和陈玉都担心唐臻会因此回到树洞,再次拒绝树洞外的所有。

好在......太子殿下远比他们想象中的更有韧性。

岑威只是太子殿下改变的契机而非太子殿下活着的倚仗。

这对他们来说,无疑是唯一的好消息。

唐臻在梁安的呼唤中回神,缓缓摇头,“不必管他说的事,等岑威、有消息再说。”

曾经有很长的时间,他讨厌甚至痛恨回避和拖延。

因为这会让笃定的事出现不确定,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,这无疑是种折磨。

所以当他掌握大权,能够做主之后。唐臻不允许任何人在他的面前,出现这些情绪。他会用冷静到几乎默然的态度和语言,不

留余地的戳破对方的胆怯和懦弱,欣赏对方不得不战胜恐惧的挣扎。

有人在后背踹着,依旧不能战胜恐惧的废物,没有必要再出现在他面前。

然而此时此刻,唐臻清晰的意识到,他在回避。

不想推测岑威依旧活着的可能,更不愿意深思,岑威所谓的失踪是不是在耍花招。

......耍花招也好。

唐臻冷漠的脸上忽然浮现笑意,眉宇间的温柔令人不寒而栗。

不听话的狼,应该拔掉牙齿,磨平利爪,关在牢笼里。

唐臻从不怀疑,他与岑威对上,最后谁会是赢家。

岑威注定一败涂地。

因为岑威在意的人和事太多,这会变成束缚在岑威身上的锁链。

而他,会为非要达成的目标不择手段。

梁安不小心觑见唐臻的表情,如同被抓住后脖颈的猫似的浑身僵住,下意识的退后几步,拉开与唐臻的距离。

随即心中浮现淡淡的庆幸,还好从去年到今年,令人猝不及防的事一件接着一件,他也跟着长进不少。否则恐怕会被太子殿下的表情,吓得立刻掉头逃命。

京都角落的巨响传到宫中,没比年夜的爆竹声大多少,唐臻和梁安却同时因此收敛心神。

“程诚动手了。”

梁安终究还是不如唐臻能沉得住气。

程诚在皇宫之外的地方随意用火药包,无论威力大小,有没有造成巨大的损失,这种行为都是踩在李晓朝的底线之内。

唐臻点头,吩咐道,“带人去接,别让他被李晓朝扣住。”

虽然以李晓朝善于隐忍的性格,即使抓住程诚也不会做什么不可挽回的事,但程诚没必要受任何委屈。

梁安点头,匆匆离开。

没过多久,陈玉独身返回宫中。

“虽然燕鹄坚称孟长明旧疾复发,不宜见人,但是我觉得孟长明不在京都,燕鹄才会这么说。”陈玉仔细的回想他与燕鹄交锋的过程,又道,“他听闻殿下召见孟长明,眼底的惊讶很明显,好像是觉得殿下与孟长明虽然有师生之实却关系紧张,两看相厌,或许......孟长明对他说过什么。”

作为曾经有幸旁听孟

长明为太子授课的伴读,陈玉最清楚,太子与孟长明之间的关系,既不像外界传言的那般微妙也算不上亲近,有时候甚至不如太子和梁安。

似乎有什么只有太子和孟长明才知道的秘密,导致两人似敌似友。特别是孟长明偶尔走神看太子的目光,古怪的令人满头雾水。

唐臻点头,并不好奇燕鹄和孟长明之间的事。

“话带到即可,等他回来,会来找我。”

炸掉五座无人老房的程诚留下足够的影子,畅通无阻的回到宫中,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。

仅隔半个时辰,李晓朝就令人到宫中传话,求唐臻不要再让人在京都用火药包,理由是容易引起百姓的恐慌。

唐臻这么做的原因是想要逼迫李晓朝接招,无法再对火药包的存在装作无动于衷。既然李晓朝给出反应,他自然不介意再给李晓朝些思索的时间。

最多整日。

如果明天的这个时候李晓朝还是没有反应。

唐臻不仅会再次在京都使用火药包,去做这件事的人也会从程诚变成沈木君。

他不怕沈木君会带走火药包,研究里面都有什么成分。

隐藏真正的配方,从古至今,再到未来千年都是军火最核心的内容之一。作为合格的军火商人,唐臻自信,绝不会在吃饭的本事上输给任何人。

翌日,李晓朝在唐臻没有说出口的期限之前进宫求见。

彼时唐臻正在用午膳,没问李晓朝是否已经用过膳,直接让宫人再拿副碗筷,“陪我再吃点。”

虽然神色淡淡,言语也不算犀利,但是不容拒绝的强势已经与从前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
李晓朝脸上的笑意稍顿,目光不动声色的扫过桌上的程诚、陈玉和梁安,再次清晰的认识到,太子变了。

有人比他更早的发现这点,很多人。

因为曾经险些中毒身亡,唐臻的饭量始终比不上同龄人。哪怕身体逐渐好转,变得几乎与正常人没有区别,饭量也没有明显的提升。

刘御医为此险些操碎心,想方设法的为唐臻食补。

奈何唐臻见到药膳就恶心,无论如何都不肯委屈自己。刘御医能走的路越发狭窄,只能连夜研究食谱,压力大厨,逼迫

对方在味道和营养之间做到绝对的平衡。

久而久之,东宫的膳食逐渐成为除了唐臻之外,所有吃过的人都很喜欢的美味。

连陈玉都能吃两碗米饭。

如程诚、梁安和岑威这样的武将,用盆才能尽兴。

李晓朝却食不知味,勉强吃完碗里的饭,没有再让宫人去添。

用过午膳,宫人又端来消食的茶水。

李晓朝环顾四周,坦然道,“我有事想单独与殿下说。”

陈玉等人对此早有预料,立刻放下茶盏,抬头看向唐臻。

李晓朝见状,忽然想起从前。曾几何时,他甚至不必如此清晰的说出想法,只要暗示自己想要与太子单独相处,太子身边的人就会立刻低眉顺眼的退出去。生怕动作稍晚,既得罪骠骑大将军又被太子怪罪不懂看眼色。

他眼中闪过清晰的困惑。

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所有举动都在他预料之内的太子开始逐渐的脱离他的掌控。他究竟在为什么忙碌,竟然会忽略太子身上如此明显的改变。

如今想来,数月前在王府巷陈府发现太子似乎对他有所隐藏,生出恼羞成怒的心思,因此故意冷待太子,继而对太子偷偷与岑威离开京都的行为视而不见......鬼迷心窍,愚蠢至极。

“殿下”李晓朝长叹了口气,再次看向唐臻的目光,清晰的透露着不满,“你为什么让程诚在城内用火药包?这会让百姓恐慌。”

唐臻放下茶盏,嗤笑道,“这不是孤的错。如果百姓知道,火药方子是鬼神赐予,火药包所经之地皆为神迹,他们又怎么会畏惧?”

言下之意,如今百姓会恐慌是因为李晓朝行事不够周全。

更严重些甚至可以理解为,唐臻觉得李晓朝并非不能周全,只是不想周全,故意对百姓隐瞒太子梦中得鬼神垂青的事。

李晓朝面色不变,苦笑道,“就算是神迹......东南三省的神迹是何结果,百姓只会更惧怕。”

“恐惧源于未知。”唐臻已经通过寥寥几句话摸清李晓朝的态度,肆无忌惮的道,“大将军可以告诉百姓真相:施尚文诬陷朝廷重臣,以重兵试图撼动京都,完全不将孤放在眼中,整个东南三省都助纣为虐。鬼神受父皇和孤的供奉,自然不忍见孤受此□□,遂降下天罚。”

“京都的百姓又不曾做错,鬼神赐下的火药已经炸响两次,皆不曾伤人。”稍显冷淡的脸上蓦地展开清浅的笑意,他意味深长的道,“孤听闻民间有句俗语,不做亏心事,不怕鬼敲门。”

李晓朝目光定定的与唐臻对视,缓慢却坚定的点头,“殿下说的对,是臣愚钝。”

某个瞬间,他清晰的感受到胸口剧烈的心跳。

逆我者,得天罚。

太子的野心,昭然若揭!

李晓朝早就埋葬于心底的野心也悄无声息的复苏,愈演愈烈。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