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132章 二合一

太子殿下只想活着 金戈万里 4241 2023-12-15 17:36:53

岑威脸侧的酒窝若隐若现,不答反问,“有么?”

陈玉和梁安同时点头。

有。

太子殿下今日说的话,已经比离开京都之前,累积半个月的话加起来还多。

更难得的是,唐臻今日说的每个字都是心甘情愿、顺其自然。并非往日那般,先是陈玉等人用尽浑身解数,然后太子殿下勉为其难的配合。

这些变化发生在别人的身上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改变,如同碎石入海,掀不起半分波澜。

然而对于相信刘御医的诊断,深知太子的种种反应都与厌世相关的陈玉和梁安。发现唐臻的改变,无异于山穷水尽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
哪怕没有任何利益牵扯,他们也希望太子能少灾少病,平安长寿。

可惜,无论陈玉和梁安的目光多热切,岑威都不为所动,丝毫没有透露更多内情的意思,平淡的眉宇间却依稀能看出几分得意。

梁安和陈玉再次对视,默契的以目光交流。

许久不见,唐臻和李晓朝骤然发现对方身上的改变,难免惊讶。

李晓朝这次在从前对他予取予求的省总督身上,栽了个不小的跟头。焦头烂额之余,眼角眉梢竟然多了几分细纹。

虽然看上去并不至于苍老,他依旧能凭借得天独厚的容貌笑傲同龄人,但......终究是白璧微瑕。

美将军的称谓,此时看来也不再贴切,从名副其实变成恭维之词。

相比无心掩饰憔悴的李晓朝,唐臻的变化尤为明显。

离开京都之前,唐臻夜夜失眠,困于梦境,时常无缘无故的焦躁,全凭强大的意志力抗衡种种不适。

在外面逗留的这段日子,唐臻白日被岑威拽着到处游玩,稍有懈怠,岑威就主动提出,可以抱着他游玩,不必他花费任何力气。

虽然唐臻心智坚定,向来不在乎旁人没用的目光,但总是被抱着,尤其是被岑威这种,身手在他之上的人抱着,会令唐臻生出被掌控的危机感。

唐臻不喜欢被束缚,又不能说服岑威,放弃带他到处游玩。只是打起精神,抱着满足岑威的想法用以付嫖资的念头,完成从被动应声,到逐渐得到乐趣,再到乐此不疲的转变。

白日繁忙,夜里又挨累,不在京都的日子,唐臻几乎没再被失眠困扰过。

毕竟不止身体条件不允许他夜里不睡觉。

因为岑威夜夜都睡在他的身边,唐臻也不再担心,夜里忽然分不清今夕何夕,做出梦中杀人的事。

他相信,岑威既能保护好自己,也能阻止他神志不清时的暴行。

睡得好,精神足,又不分白日夜里的频繁挨累,饭量自然也会上升。

自从年前刘御医给唐臻施以祖传针法之后,唐臻因为中毒几乎停止生长的身体就逐渐恢复正常,长个的速度越来越猛。

近日难得在休息和吃食的方面都能跟上长个的速度,唐臻的变化格外惊人。

离开京都之前,他的发顶只到李晓朝的肩膀,如今再与李晓朝站在同处,竟然只矮半头。

与此同时,唐臻的气色肉眼可见的变好。不仅因为早产加中毒长年苍白的脸颊多了血色,原本几乎瘦到脱相的模样也不复存在。因为天生的笑眼,哪怕满脸冷漠也显得天真娇憨。

李晓朝怔怔的望着唐臻,叹息道,“你这个样子,更像她......”

唐臻知道李晓朝说的她是谁,安定侯的独女,只差个婚礼就会与李晓朝结为夫妇的程宝儿。

“我有变化?”他明知故问。

“变化很大。”李晓朝点头,眉宇间笑意渐深,像是为唐臻欣慰,“看来这些日子,你在外面过得不错,倒是枉费我为你担心。”

唐臻默不作声的垂下头,无所谓心虚或愧疚,随便李晓朝脑补。

外面?

哪个外面?

皇宫的外边,还是京都的外面。

“你长大了,想法与从前大不相同。不知道从何时起,我再也没办法像从前那般,轻而易举的猜到你想要什么。”李晓朝语气中的落寞渐浓,苦笑道,“好在你平安回来了......提心吊胆这么多天,总算是没做出会令我后悔终身的决定。”

唐臻依旧保持沉默。

李晓朝知道他曾离开京都。

毕竟手握京都大半的权力,太没用反而奇怪。

良久的沉默之后,唐臻后退半步,低声道,“大将军不必为我担心。”

既然李晓朝不肯将话说明白,那就大家一起打哑谜,难得他今日心情尚可,有耐心与李晓朝消耗时间。

“我待殿下如何?怎么可能不担心殿下!”李晓朝陡然色变,从失望变成愠怒,斥责道,“你想要什么,难道不能与我说?”

没等唐臻再找理由左顾言他,继续刺激李晓朝的情绪,李晓朝就忍无可忍,彻底发怒。

“陛下不在京都,你就是整个京都的主心骨,居然悄无声息的与人离开京都?!”

“你知不知道,这些日子,多少人为了你的安危寝食难安?”

“我满怀希望的来找你,面对的都是陈玉和梁安溢于言表的心虚。”李晓朝冷脸嘲笑,“程诚更胆小,根本就不敢见我。”

唐臻再次低下头,只给李晓朝看漆黑的发顶,方便李晓朝脑补任何自认为能达到的效果。

李晓朝沉默半晌,似在克制脾气,忽然长叹了口气,语气充满疲惫,“我既恼怒的想要审问他们,又怕你的行踪因此传到别有用心的人耳中,为你带去祸患,只能忍......殿下,我知道你过得苦,可是......你是太子啊。如果你在京都失踪的消息传出去,且不说我该如何自处,你让京都平民百姓,如何担当弄丢太子的罪责?”

唐臻终于想通,李晓朝突然发难想要的效果。

太子的愧疚,还有......责任心?

看来李晓朝这次面临的压力确实前所未有,竟然舍得动用养了十几年的底牌。

唐臻心中有数,终于不再闭口不言,顺着李晓朝的态度,表现出愧疚的模样。虽然他不明白,太子失踪与京都的无辜百姓有什么关系,但是......骠骑大将军说的对。

骠骑大将军说什么都对!

如果这句话不成立,骠骑大将军和太子之间,肯定已经或迟早出现严重的问题。

唐臻虽然不怎么在乎,是否与李晓朝撕破脸,但是李晓朝对原主长达十几年潜移默化的驯养,他总要在双方彻底撕破脸之前,先替原主收些利息。

除此之外,唐臻不得不承认,他忽然生出好奇,想知道李晓朝十几年的耐心细致,如今打算从太子的身上收取什么样的利息。他忍下李晓朝甩给太子的所有黑锅,又顺着李晓朝的意思,立刻去书房,写下封诏书。

以太子的名义,命令东南军不得靠近京都周边千里范围内,否则视为反贼,格杀勿论。

可惜唐臻第一次亲自写诏书,总是因为瑕疵返工,从暮光昏暗写到月色中天,期间重复无数次,用掉数不清的笔墨,终于达到完美的效果。

李晓朝拿着盖上传国玉玺的诏书,满意的离开,唐臻立刻从写废的诏书中抽出两份,让陈玉将其不动声色的交给省总督安插在京都的探子。

李晓朝先是主动服软,表示他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,让省总督暂时放过京都,专注去找陈国公的麻烦。

等到省总督拿下陈国公和北疆军,他立刻亲自迎接省总督入主京都,并且将太子交给省总督看管,从此不再过问。

期间双方来往的信件,再次变得频繁。

李晓朝不停的在亲笔信中恭维省总督,委婉的暗示,他非常愿意做省总督的拥趸,只是贪恋权势,暂时舍不得现在的风光,希望省总督能成全他的小心思。

为此,他愿意为所有通过京都借路的东南军,提供半个月的粮食。

这份代价,恰到好处的卡在心动和怀疑之间。

多半分太重,会引起省总督的怀疑。

少半分太轻,难以令东南省心起贪念。

东南军究竟是继续北上,冒着背负骂名的风险,攻打正与异族抗争的北疆军,还是趁着天赐良机占据京都。

这是整个东南省的大事。

即使省总督早就习惯独断专行,表面也会做做样子。

因此早在李晓朝主动服软之际,这件事就成为省总督在心腹下属面前竖立威严的谈资。

从那之后,李晓朝每次令人千里迢迢的送去稀奇玩意儿,省总督都会不经意的提起这件事,邀请心腹下属共同赏玩这些奇珍,其中包括出自骠骑大将军之手却满是谄媚和恭维的信件。

虽然此举像是将李晓朝当成取乐的工具,未免不够尊重,但是自古以来,便是谁强谁更有尊严。

况且李晓朝如今是被吓破胆,主动服软求和,他越殷切卑微,东南省的知情人就越是理所当然的瞧不起他。久而久之,东南军逼近京都的行为似有犹豫,暂时停止,李晓朝对省总督的巴结却越传越广,彻底成为东南省最大的笑话。

李晓朝的信件再次送到,刚好省总督的胞弟,福建巡抚施尚武的嫡长孙生辰。不知为何,这封信竟然悄无声息的混入了小寿星的寿礼中,在宴席上,当众被拆开。

内容却与从前大相径庭。

正是李晓朝早就从唐臻手中讨要到的诏书。

‘东南军不得靠近京都周边千里范围内,否则视为反贼,格杀勿论。’

小寿星的书童,不仅大声念出伪装成普通信件的诏书,还大喊传国玉玺的印记。最后在所有人都怔在原地之时,带着诏书跑了。

书童没能逃过追捕,万箭穿心,诏书却不翼而飞。

因为施乘风暴毙,原本由施乘风做的事,很多都交给小寿星。

参与小寿星生辰宴的人,不仅有东南省的高官子嗣,还有几大学院的优秀学生和才名远播的书生......

这些人虽然身在东南省,对皇帝和太子难有敬畏之心,但是他们与早就经历世事无常的文臣和战场磨砺过的武将不同,性情难免迂腐,将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。

他们乐见省总督改朝换代,但是无法忍受省总督变成世人眼中的乱臣贼子。

宴席办的盛大,难免人多眼杂,诏书的内容以令人费解的速度传遍东南省,有些地方甚至有临摹的诏书偷偷传阅。

正当关注这件事的人,皆以为这轮较量李晓朝大获全胜之时,在东南省闹得沸沸扬扬的‘真假诏书’忽然有了结论。

省总督不仅找到所有流通过的临摹诏书,还拿出曾被昌泰帝正式下诏书,封为省总督的圣旨,邀请天下文人来分辨传国玉玺的印记是否有区别。

最终证明,李晓朝送来的那份太子诏书,实属伪造。

毕竟众所周知,昌泰帝悄悄离开京都,没带走传国玉玺。

如果诏书真的是太子所写,太子手握真传国玉玺,为什么大费周章,非要用假的传国玉玺盖章?

除非......有人逼太子写下这份诏书!

这个人是谁,不言而喻。

东南省的百姓从茫然到愤怒,从抗拒省总督对京都出兵,到青壮主动参军,只用七日。

京都百姓从扬眉吐气到提心吊胆,同样用七日。

东南军连夜急行军,再次朝着京都范围逼近。

骠骑大将军下令封闭座城门,只留北门。

......

“怎么回事?”陈玉探究的看向唐臻,眉宇间满是焦躁。

当初是唐臻亲手将写废的诏书拿给他,再让他不动声色的交给省总督的安排的探子。

这件事,肯定有太子殿下的手笔!

唐臻哂笑,漫不经心的道,“李晓朝想要算计施尚文,但是施尚文早有准备,完美反击,李晓朝偷鸡不成蚀把米。”

“具体......”陈玉眉宇间的褶皱越来越深,东南军入城,对殿下绝非好事。

“为什么要知道具体的环节?”唐臻面露不解,“狗咬狗而已,知道结果就够了,何必上心。”

再次感受到太子不急急伴读是什么滋味的陈玉,咬牙追问,“如果施尚文进京,殿下怎么办?”

省总督的两个孙子和一个弟弟,陆续折损在京都,其中还包括被给予厚望的嫡长孙,难免会迁怒京都的人。

哪怕有李晓朝首当其冲,太子也会排在第二位。

况且施尚文与李晓朝不同。

李晓朝野心有限,只想做骠骑大将军。

施尚文想做皇帝,最近今年已经到近乎疯魔的程度。

“是啊,怎么办呢?”唐臻莞尔,黑白分明的眼底,依稀可见促狭。惹来陈玉的白眼之后,他低头吹散茶水表面的浮沫,轻描淡写的道,“那就不让他进京。”

没等陈玉再追问,两人的身后忽然响起熟悉的声音。

“什么?谁要来京都?”

唐臻和陈玉同时回头,目光立刻被来人双手之间灰白吸引。

“这是......”陈玉先是惊讶,然后迟疑,几乎与唐臻同时开口。

“小狗?”

“小狼!”

岑威笑着朝唐臻点头,双手刚好能捧住两只体型相差无几的幼狼,殷勤的举在唐臻面前,“白狼难寻些,因此错过好几窝灰狼。好不容易等到它能出窝,我又刚好出京,便顺路将它带回来,路上又顺了只大概早半月出窝的灰狼。”

跟在岑威身后的梁安,早就蠢蠢欲动想要撸狼,偷袭数次都没成功,闻言下意识的拆台,“你不是专门南下,去与叔和九哥商议要事?怎么会顺路遇到白狼。”

虽然他生在两广,长在两广,京都也属南方。但是他知道,白狼是极北之地才有的灵物。

唐臻笑睨梁安,摇了摇头,没有开口。然后朝岑威伸出手,脸上少见的浮现犹豫,低声道,“先将它们放在我腿上。”

他从未近距离接触过如此稚嫩、脆弱的小动物,一时之间,竟然心生畏惧,不知应该如何下手。

岑威依言照做,顺势蹲在唐臻身边,一只手悬在空中,低声道,“没事,掉下去,我会接住。”

另一只手,自然而然的抓起唐臻的手,然后缓缓落在抱团壮胆的小狼背上。

僵硬的手背感受到蓬松温热的触感,唐臻天生的笑眼立刻弯成新月的形状,紧绷已久的大腿也逐渐恢复柔软。

“有名字吗?”

“这是殿下的狼,当然要等殿下取名。”

岑威见唐臻不再紧张,随手拿起只剩半盏的茶水解渴,丝毫不在意陈玉怪异的目光。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