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095章

簪花夜行 玄笺 3235 2024-02-21 10:44:40

凉亭里。

新帝与陆如琢相对而坐,面前摆着一副棋盘。

花木扶疏,安静得只能听见棋子落下的清脆声响。

陆如琢二指捏着黑玉棋子沉吟许久,往棋盒一扔,笑道:“陛下,臣输了。”

新帝道:“朕的棋艺比母皇怎么样?”

陆如琢诚实道:“陛下更好一些。”

先帝棋艺平平,还爱揪着人陪她下棋,从前有陆如琢,后来有上官少棠,无不绞尽脑汁怎么不落先帝面子。

新帝哈哈一笑,也将棋子扔回去,拍了拍手道:“朕十岁的时候,母皇就下不过朕了。”

陆如琢也笑起来。

君臣间的气氛借此慢慢融洽,打开了话匣子。

新帝温和道:“朕听母皇说,陆侯出身江湖,也是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,并不比公侯之家差,怎么会想到进京?还做了锦衣卫?”

陆如琢简略说了一番她与祝无婳、秦步桑的往事,道:“臣想为天下女子争个公道。听闻先帝重启锦衣卫,不拘性别,臣想入仕,只有这一条路。”

“祝盟主说你所求即为封侯,为此二十年没有与故人相见,爱卿为何一意封侯?”

陆如琢看着新帝。

新帝有些莫名。

“陆卿?”

陆如琢声音里带着淡淡的怅惘,道:“陛下可知,千百年来,封侯赐爵都是男子的梦想。”

“朕知道。”那些史书里,王侯将相讲的都是男子的故事。

“女子从一出生,就失去了踏上这条路的资格。”

新帝沉默,紧接着蹙起了眉头。

陆如琢神情坚定道:“所以,我要做第一人,我要做第一侯。”

“之后呢?”

“坐稳这个位置。”

新帝抬起头看她。

“我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看到……”

陆如琢起身走到庭院里,大片大片的日光洒下,她一身青衫,背对烈日,眉眼都被镌刻上光芒。

新帝一时竟觉得有些刺目,却又夺目得移不开眼。

陆如琢张开双臂,像是对自己说,对皇帝说,也是对头顶以万物为刍狗的苍天,世间千千万万的不公说——

“自我以后,天下女子,皆可封侯拜相!”

她依旧屹立在中庭,孤身一人,又不止她一人,前无古人,后有来者。

朝堂一道道绯袍加身的女官站出来的身影,进京请命的女子,万民书上一个个按了手印的名字,寒窗苦读的女学子,一双双淹没在历史长河里含泪的眼睛。

虽千万人,吾往矣。

苍穹之上大片日辉洒落,新帝在这一瞬间觉得自己十分渺小,宛如一粒尘埃。

她溶于千千万万的女子当中,也是她们中间的一个。

洪流不止,她亦是浮萍。

新帝轻轻叹了一口气,走入日光中,认真地朝陆如琢行了大礼,真心诚意道:“是朕浅薄了,请陆侯原谅朕。”

“陛下言重了。”陆如琢扶起她的胳膊。

新帝执起她的手,君臣相携,一同重新就座。

新帝道:“陆卿,罗尚书所列前一百零六条罪名都好说,只最后一条,你与义女的感情实在过于惊世骇俗,朕即便赦免了你,也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,于你的声名也是莫大的伤害。律法之外,还有情理,你这第一侯,终究要染上污名。”

她顿了顿,方道:“你可愿……”

陆如琢道:“臣不愿。”

“朕还没说呢。”

“臣知道陛下要说什么,无非就是让臣与裴玉分开,或者这份情不再示于人前,永远埋藏于这深宅之中。”陆如琢撩袍跪下,再次道,“臣不愿。”

新帝哑然。

“你就这么在乎她?”

“是。臣与她约定终身之时,曾许诺八抬大轿明媒正娶,臣一定要娶她!”

新帝被她这番话震得说不出话来。

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还不够,她居然想明媒正娶?女子成婚,还是这样的身份,惊世骇俗都不足以描述。

这是何等狂妄、又何等……

新帝一时竟想不出什么词来形容。

不过她隐约明白母皇为什么那么喜欢陆如琢。

其中大约也藏着一丝向往。

身为帝王,总会有种种无奈。

新帝脑海中浮现一道身影,唇角微弯,又带着淡淡的无奈问她:“哪怕失去一切,你也要娶她?”

“是!”陆如琢斩钉截铁。

“那朕的第一侯怎么办?天下女子的第一侯又怎么办?”

陆如琢抬起头,好似不解这问题为何要由她来解答。

“臣相信陛下。”

新帝捡起棋盒里的玉棋子,不轻不重地砸在她肩头,又气又笑道:“你倒是一推四五六,把难题都留给朕。”

她又知道母皇为什么老是朝陆如琢扔东西,实在是气人。

桓灵将地上的棋子捡起来,收回棋盒里,如同一道安静的影。

陆如琢的视线在桓灵身上掠过。

新帝沉吟许久,道:“朕想到一个法子。”

陆如琢道:“陛下请讲。”

新帝道:“你与裴卿,最关键的不是同为女子,而是这层名分。裴卿既已免罪,朕一道圣旨让她认祖归宗,改姓回薛,赐薛府,既有生母,你这个义母就无足轻重了。她也不要再在你手下办差了,兵部、刑部,或者别的衙司,朕为她谋个差事。过上三年五载,众人皆淡忘此事,你就可以娶她了,如此两全其美,陆卿以为如何?”

陆如琢道:“臣以为甚好,陛下圣明。只是三年五载,臣等不及。”

“……”新帝道,“你能等多久?”

陆如琢试探道:“一个月?”

新帝抓起了棋盒,作势拿起来。

陆如琢笑道:“陛下息怒。”

她端正神色,认真地磕了一个头,道:“臣谢主隆恩。”

陆如琢谢完恩依旧没起身,道:“臣还有一事,望陛下允准。”

新帝想了想,道:“说罢。”

陆如琢自怀中取出一枚令牌,双手奉上,道:“臣年岁渐长,近来深感力不从心,请陛下将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力收回。”

新帝没有推辞,偏头道了声:“桓灵。”

虎贲卫副指挥使桓灵拱手道:“臣在。”

新帝接过陆如琢掌中的令牌交给她,淡道:“日后由你执掌锦衣卫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

“谢陛下。”陆如琢道。

***

陆如琢和新帝在凉亭议事,一道院墙之外,站着裴玉与上官少棠。

上官少棠是陪同新帝过来的,自然,她这趟也有事要办。

裴玉只在一开始向她行了礼,之后便摆出一副在忙的样子,将柿子数了一遍又一遍。

上官少棠略微失笑。

上次宫中赠梅,似乎让她误会了什么,抑或是让陆如琢误会了。

裴玉对自己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。

“裴大人。”上官少棠走过去,主动开口。

裴玉蹲在地上,抬起头道:“大人可是要吃柿子,下官差人给你洗两个?”

“不急,本官有话和你说。”

裴玉头皮一麻。

她不认为上官少棠对她有意,但是陆如琢是个醋坛子。禁足这段时间,她闲来无事就把赠梅一事旧事重提,然后各种折腾她。

裴玉站起来,不看她的眼睛,恭敬道:“大人请直言。”

“本官有一句话想问裴大人。”

裴玉绷紧身子,耐心等待她的下文。

上方落下来的女子声音沉静温和。

“你可愿进御史台,做一名秉公持正的御史?”

裴玉倏然抬眼,错愕的模样撞进上官少棠眼中,她忍不住笑出声。

上官少棠莞尔道:“你以为本官要说什么?”

裴玉大窘,脖颈到耳根都红透了。

缓了缓,她勉强镇定下来,婉拒道:“多谢御史大人抬爱,下官一介武夫,还是更适合干锦衣卫的差事。”

御史台在裴玉眼中就是一个成天揪人小辫子的地方,她才不想去。

哦,还有奉天殿里那两个,成天瞎嚷嚷要治人罪的,也是御史。

上官少棠似乎看穿她的心思,认真道:“御史台除了掌谏言,还管纠察,京师地方,贪赃枉法,无所不查。裴大人嫉恶如仇,刚直不阿,文武双全,正是御史台需要的人才。”

裴玉不为所动。

她只想和陆如琢在一起。

上官少棠也不着急,微微一笑道:“请裴大人好好考虑本官的提议,也欢迎来御史台一观。”

……

陆如琢送新帝出府,只送到门槛前一步。

她还在禁足。

皇帝的马车驶离侯府,朱红大门重新关上,裴玉才迫不及待地追问道:“怎么样了?”

陆如琢本想逗一逗她,看她着急的样子,实话道:“不出意外,明日就可以解除禁足了。”

裴玉高兴地抱住她,喜极而泣。

陆如琢牵着她一块回后院,道:“不过,我把锦衣卫还回去了。陛下说给你另谋一个差事,兵部、刑部,其他衙门,你喜欢哪个?或者你希望继续留在锦衣卫?新任指挥使是桓灵,原先的虎贲卫副指挥使。”

刚刚还想着和陆如琢在一起婉拒了上官少棠的裴玉:“……”

陆如琢补充道:“都督府不行,只不能在我麾下。”

裴玉再次:“……”

她转过脸来,看着陆如琢咬牙道:“姑姑,你觉得御史台怎么样?”

她本只是赌气,却不想陆如琢认真思考了一番,道:“好是好,不过应该有些困难,罢了,我去向陛下求个恩典,她应该会答应。你想进御史台?”

裴玉咬唇,眼珠不安地转了转。

“方才上官御史同我说……”

她把上官少棠的话和盘托出,忐忑地看着陆如琢。

陆如琢道:“所以她上次赠梅,是早就看上你了?”

裴玉无奈道:“姑姑,你能不能不要说得这么暧昧?”

陆如琢冷哼一声。

“我不去御史台了。”裴玉道。

“别。”陆如琢连忙制止她,道,“这是难得的机遇,不要因为我断了你的仕途。你还年轻,总不能一辈子守着我。”

“我就是想一辈子守着你。”

陆如琢的心被情话猝不及防地淹没,白玉指节蜷了蜷,才找到自己的舌头,耳热道:“我不是那个意思。你原先只能当锦衣卫,本就是被我连累,以你的本事,应该站得更高。”

裴玉武能中状元,文能写一手锦绣文章,即便不能三甲登科,努努力中个进士不难。

正好陛下想让她们俩在朝堂分开,正是裴玉大展宏图的好时机。

裴玉才十九岁,她还很年轻,不知道除了陆如琢以外,她还想要什么。

但陆如琢不能让她只有自己,她值得更广阔的天地。

……

隔日,奉天殿。

“……朕决定顺应民意,赦清晏侯无罪,解除禁足,明日回朝。”上首的年轻天子一字一字清晰道。

焉能说占据天下一半人数的女子,不是民心呢?

新帝此言一出,罗尚书一党瞬间炸开了锅。

罗尚书指天道:“那万民书上皆是女子名姓!谈何民意?”

冯娴正要站出来说话,上方的天子一摆手,自己开口道:“罗尚书此言,是说女子不算民了?”

罗尚书不说话。

新帝脸色一沉,动了雷霆之怒,大声喝道:“那朕在罗尚书眼中,也算不得君,是不是?”

罗尚书跪下道:“臣绝无此意。”

纠仪御史站出来道:“臣请治罗尚书大不敬之罪!”

新帝一挥袖,道:“准!”

纠仪御史一愣。

新帝冷声道:“将吏部尚书罗书辛拖出殿外,杖三十!”

礼部尚书周章出列,向新帝一揖,刚要开口。

“虎贲卫!”

铠甲摩擦,两队披坚执锐的虎贲卫整齐进殿,分列百官两侧,威势逼人。

众将士得令,声震宫宇:“在!”

新帝道:“凡向罗尚书求情者,皆杖三十,不必报朕!”

周尚书默默站回了文官阵列。

自古君强臣弱,君弱才臣强,皇帝若铁了心,臣子无计可施。

新帝拂袖道:“退朝!”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