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118章

流放三千里 慕君年 4182 2024-01-08 09:14:33

时值深秋,北疆的天空在入冬下雪前的这段时间都格外晴朗。

刘湛身披龙袍在百官的簇拥下踏出将军府,沿途百姓蜂拥而至,争相一睹新王风采。

从将军府前往王宫的这段路,士兵沿途警卫。

刘湛携着宋凤林进入高大的承运门,又踏过那宽阔的广场,最后踏进承运殿。

百官以及诸将尾随在后,站在这座高大的殿宇里,所有人无不心潮澎湃。

刘湛站在御阶之上正式宣布。“十月十五日,北疆正式封土建国,北至松辽山地,南至湟川,西至齐云山,东至北海,国号为汉!本王在此命尔等筹备建国大典!”

百官诸将纷纷下跪山呼万岁。

汉国建国终于提上了日程。

新王入了王宫自然不能又回到将军府,两人就此在王宫住下。

当天夜里,第一次睡龙床的刘湛却失眠了。

寝宫宽敞,又分前殿后寝,因北疆寒冷,汉国王宫的龙床依旧是炕床,刘湛也觉得没什么不同,可就是睡不着。

想要抽烟又发现烟杆没有带过来。

“睡不着?”宋凤林醒了。

刘湛把人拉进怀里搂着。“认床。”

行军打仗时,随便一个草丛都能窝着睡的齐云将军认床?

宋凤林狡黠的问。“是认床还是高兴的?”

那必定是高兴的。

“敢笑话我。”刘湛翻身上去,满脸痞笑。“我睡不着你也别睡了。”

十几年风雨,呕心沥血,殚精竭虑,终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度,怎能不高兴。

在王宫的第一天,两人几乎一宿没睡,缠绵到后半夜又闲聊到天亮。

第二天一早,刘湛依旧神采奕奕。

“王后,我替你穿衣。”他拿着手中的银白龙袍,等着宋凤林下炕来。

除了双腿有些发酸,宋凤林精神也不错。

“还是这身颜色最适合你。”刘湛仔仔细细的给他扎上腰带抚平皱褶。

清贵无双的宋王后,刘湛扶着他肩膀凑上前又亲了一口。

凤眼中带着笑,宋凤林转身去取刘湛的玄黑龙袍也为他穿上。

刘湛肩膀宽厚,这身行龙更衬得他威势逼人,也只有他能撑得起这怒目的行龙。

“我替你束发。”宋凤林拉着他坐下。

宋凤林为他解了发髻,仔细梳理整齐再重新盘上,最后戴上汉王的金冠,插上那雕刻了龙纹的发簪。

这名北疆最有权势的男人,长眉入鬓,眸光深深,凛然有神。

如今身着龙袍金冠,更令人油然畏惧。

乔迁王宫的第二日,两人要忙的事情还很多。

刘湛派了人去苍云镇接刘家人,预计三日后到达,可宫里侍候的人还没安排一片空白,如何分配宫人还得由王后拿个章程。

早在三个月前刘成便开始物色宫人,这些太监都是在各地招的。

有百姓为了给孩子谋个出路,打小便自行去势,只要看中了,给了银子就能把人带走。

一共三百名宫人被带到后宫西院里等候王后发落。

宋凤林到来,刘成忙带着宫人行礼,礼仪都是昨日现教的,都显得生疏笨拙。

分配人手并不复杂,无非就是各宫安排多少。

这时有侍卫来报。

“启禀王后,三老爷和三夫人都接回晋阳了。”

刘同新一府连夜消失之后,第二天梁天子震怒,自然迁怒了刘学礼。

“暗卫劫下三老爷时,刑部已经上了刑,人是救活过来了,就是往后怕离不了床。”

他酒后失言的第二天就该明白帝京不能待下去,结果回到家蒙头便睡。

第二日刘同新一族失踪,他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自己被弃了,刘同新说走便走,没有带上他。

没等刘学礼回过神来,沛公离便带人将他拿了下狱。

若不是方氏回去跪求父亲,岳父又求到梁天子跟前,暗卫来不及救人,刘学礼就先没命了。

这个教训当真是惨痛之极,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。

“请林医典去瞧瞧,好生照顾吧。”宋凤林叹息。

刘学礼的事情没有引起多少波澜。

建国大典临近,许多事情都要拿出章程,一桩一件都很迫切,刘湛和宋凤林每日忙得脚不沾地。

原本寂寥的王宫随着建国大典临近也很快热闹起来。

“上朝!”

林修砚被临时任命担当彩排司仪,他话才刚落承运殿前就摔倒了一片。

按礼制百官在殿外等候,上朝时排队依次入殿,结果张小满踩了朝服下摆往前一扑,带倒了前面的姜长林又推倒了一片。

汉国的朝服从周制,雍容大气,下摆长及地面。

在场大部分官员都是赤脚起家,这辈子就没穿过这么长的衣服,稍有不慎便一脚踩上。

在场每个人几乎都轮着摔了一遍,这次是轮到张小满。

整整一个上午彩排上朝怎么也排不顺,不是一进门就摔,就是下跪站起的时候又摔。

沛万善累得气喘吁吁,他这大胖子每次跪下都爬不起来,几次之后朝板也掉了,梁冠也歪了。

不只是沛万善,这群人就没几个维持住形象的。

像曹壮曹鸣郭东虎牛士禄几个五大三粗的军汉,更是像头牛一样哼哧哼哧的喘气,瞧着比打仗还累人。

林修砚蹲在地上笑得直不起腰。

闻青山尴尬的直咳嗽,默默扶正梁冠,维持风度。

“你们步子不能迈这么大,得小碎步的走,要我说几遍呢。”林修砚笑完又觉得没好气。

“这朝服下摆总爱往我脚底下钻,我已经走得够慢了。”张小满简直欲哭无泪。

“就是,我已经够小心了。”

承运殿里嗡嗡的都是议论的声音。

“先学走路吧。”宋凤林的声音插了进来。

百官纷纷见礼。“拜见王后。”

宋凤林一身银白团龙常服站在殿外,看到这情形也觉得颇为头疼。

他们定了日子十月十五祭天立国,已经没几天了,结果百官连上朝都没排整齐。

林修砚无奈道:“走路也学一上午了,还要学拜礼,跪礼,这些还没教呢。”

“一个跟一个绕着承运殿走吧,走顺了为止再学别的。”宋凤林拿了主意。

出了承运殿,宋凤林返回存心殿,才进门就看到坐在地上满脸不耐烦的刘湛。

不只是百官爱摔,这里也有一个爱踩下摆的。

“不练了,下午再说。”刘湛盘腿坐在地上,冠冕摘了放在一旁,这身冕服勒得他浑身不舒服。

宋凤林无可无不可。“不练也无所谓,不过是史书上会记一笔,汉王刘湛于祭天大典摔倒被天下人耻笑。”

这可真是,绝对会被笑几千年。

刘湛咬牙。“我练。”

忽然他想起什么。“你怎么不穿上冕服练习?”

“不必,我又不摔。”说罢宋凤林忍不住笑出声。

刘湛扶额,这都要成为他的黑历史了。

这时承运殿那边又传来喧哗。

“是谁又踩老子!”曹壮暴躁。

“是你踩我了!”曹鸣怒。

“你们都踩我了。”李小连无奈。

磕磕绊绊中,终于迎来了十月十五。

天公作美,晴天万里。

巍峨的殿宇在阳光下泛着光。

承运殿外的广场笙旗飘扬,百官和勋爵按品阶分次排列,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寒门起家的新贵。

有从少年时代就跟着刘湛的兄弟们,曹壮、曹鸣、张小满、闻青山、李小连、黄午时、韦成贵、周子明、胡旭令、姜长林、郭东虎、李福田、郑风田等等。

也有一路走来追随刘湛的下属们,沛万善、吕树生、刘成、赵复龄、林修砚、颜启修、冯雪松、任文晖、赵良辰、牛士禄等等。

勋爵里面有封了公爵的宋宜均、刘学逸、刘同新,还有封了伯爵的刘明澹。

承运殿的台阶近前则是太王太后、太上王、太后、太弟、太弟妃、太弟妃怀里的太孙,还有唯一的王子。

承运殿前按礼制摆了祭坛,以三牲祭天。

“吉时到!”

官至礼部尚书又为刘氏长辈的刘同新出列,他稳步踏上台阶主持大典。

“奏丹陛大乐!”

在礼乐声中,华盖仪仗簇拥之下,勋贵百官瞩目中,身穿诸侯王冕服的刘湛和身穿王后冕服的宋凤林,手握玉镇圭,并肩而走,一步一步走向祭坛。

最终两人并肩站在祭坛前。

刘同新抑扬顿挫的宣告声在广场里回荡。

“吾王刘湛,北逐燕人,去暴归仁,一统北疆,国体已定,天命攸归,今封土建国,定国号为汉!”

“吾王万岁!”

刘同新率先下跪,带领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。

碧空如洗中,礼官放飞白色群鸟,群鸟在王宫上空盘旋数圈方散去。

若是寻常建国大典,此时该杀三牲祭天。

刘同新再次抑扬顿挫的宣告。

“今天地为证,汉王刘湛迎娶宋氏子宋凤林为后,谨以白头之约,尔昌尔炽,鸿案相庄。”

一时琴瑟之声应和。

“一拜天地!”

刘湛和宋凤林同时下跪朝祭坛方向叩拜。

“二拜高堂!”

刘湛和宋凤林回身朝长辈方向再拜。

“夫妻对拜!”

宋凤林转过身来,两人面对面而立,冕冠的九旒珠后面是刘湛带笑的脸。

就是这个男人说过定会娶他为妻,生同眠,死同葬。

宋凤林缓缓拜下,与刘湛对拜。

今日,他心悦诚服嫁于刘湛。

“礼成!”刘同新宣告。

“恭喜汉王王后!吾王万岁!”

百官勋贵山呼之声在广场震荡。

接下来,礼官杀三牲以祭天地,唱悼词以告慰英灵。

十余载风风雨雨,刘湛终于走到了北疆之巅,也终于娶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人。

刘湛携宋凤林入座,王与后并排而坐。

随后刘湛颁布下他的第一条王令。“传本王王令,废除世家制,废除九品中正制,普通百姓也可以参与殿试,明年开春举行科举!”

汉国刚建立正是缺人才的时候,当汉王这条王令传遍汉国上下,立即引起文人学子的振奋。

要知道千年来普通百姓一直被排除在殿试之外,寒门不出状元是天下共识。

很快这条王令在天下引起轩然大波,甚至盖过了汉王娶男后的风头。

天下舆论可谓是分成了极端的两派。

以世家为首的一派激烈抨击,有世家出身的学子写出长文谩骂,其用词之难听把汉王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,更直言汉国十年内必亡。

另一方面,天下寒门则蠢蠢欲动,没有门户之见没有门槛的科举,若能拔得头筹高中状元,这将是旷古第一位寒门状元!

同时,汉国立国的消息传到帝京。

乍闻消息的那一刻,梁天子只觉得犹如一盆冷水兜头泼下。

大臣们在早朝的时候还在争论招安问题,现在想想都成了笑话。

“你们看看!!刘湛果然反了!!”梁天子把奏折一股脑砸在他们头上。

几名心腹近臣包括沛公离,匍匐在地上不敢抬头。

“朕要你们趁早把招安章程定下来,成日的争吵,可吵出什么结果!”梁天子面目狰狞。

“你们看看这份建国书!看看刘湛是怎么骂朕的!!”

汉国建国书乃宋凤林亲笔,以梁主窃国北疆不尊窃国贼为由,阐述刘湛建国历程。

简单来说就是,北疆是大楚的臣民,如今大梁窃国大楚亡国,北疆宁愿自立也不会认梁天子为主。

有理有据,令人无法反驳。

皇朝更迭,这是最好的自立理由。

刘湛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。

梁天子杀幼帝窃国,这是他洗刷不去的骂名。

“北疆自立,汉中和南边定然不会甘于人后。”梁天子慌了。

如果汉中和南边沿海纷纷效仿,他这个天子便只有中原之地,他还算什么天子?

再看那些跪着的心腹近臣,往日个个都很能骂很能辩,此时都跟哑巴似的。

梁天子算是明白了,在这件事上由始至终都没人能帮得了他。

藩镇将军拥兵自重,从一开始他就只有两个选择,要么封异姓王,让其尊大梁为主,要么只能出兵打,把这些藩镇打回来。

然而大梁接了大楚的烂摊子,国库年年亏空,六部账面上都是窟窿,世家把持各部也是各有各的算盘。

梁天子扶着额头跌坐地上。

“陛下!”近臣们忙爬上前,生怕梁天子气出好歹。

“异姓王就异姓王吧。”梁天子疲惫之极的说。

近臣们面面相觑。

有耿直的大臣悲呛开口。“陛下,异姓王实乃莫大的隐患!”

怎想梁天子一脚就踢过去。“封与不封有何区别!封了他们还尊朕是天子!不封一个个都是大楚旧臣!”

此时梁天子面容狰狞,几乎歇斯底里。“你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!”

有些话说破了就很难听了,可梁天子已经失了理智。

“你们不就是眼红他们三个粗痞军汉居然能封王!眼红三个出身不高的军汉庶子骑在你们头上!”

世家里也分了高低,从军的世家子大多是庶子出身,积累了军功自立门户罢了。

在自持正统的世家眼里,这些军汉出身的世家都上不了台面。

然则,这三名军汉庶子却都封王了,他们怎么不眼热,怎么不暗恨,势必要阻止这件事。

梁天子挑破了说,一时几名心腹近臣的脸色都十分尴尬难看。

沛公离的脸色也很难看,不过他心里想的跟其他人想的并不一样。

他本是庶子出身,对梁天子的话没有感觉,他阻止异姓封王纯属是想报复。

报复刘湛三番四次的推开他,报复刘湛为什么瞧不上他,报复刘湛为什么对宋先生一往情深。

只是为了报复。

刘湛建国称王,同时娶宋凤林为后,这则消息就像一记响亮的巴掌把沛公离打懵了,也更加偏执了。

“陛下!臣有一计!”沛公离匍匐于地。“可封武威将军和平蛮将军为王!条件是,两位各出兵十万攻打北疆!助陛下铲除叛臣!”

一时御书房里静得落针可闻。

梁天子最先反应过来,他重新站起来,看着沛公离的眼里都是激烈跳动的兴奋。

左右都是要封王,不如借两位新王的兵力攻打叛贼。

一来削弱两王的势力,若能夺回北疆就更好,二来挽回天子颜面!第二条才是最重要的!

“公离不愧是朕的心腹良臣。”梁天子仿佛重新找回了自信,他负手而立。“明日早朝推行公离的计策,提前告诉你们的人,别给朕没事找事!”

此战,梁天子势在必行!

作者有话要说:终于大婚了,要开启终极副本了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