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二十一章 恩惠

一生悬命 陆春吾 2996 2024-04-16 19:40:34

报警人说,看见倪向东进了院,再没有出来。

杂院在城郊,红砖砌的围墙后面,连着一片田。

时值隆冬,土地荒芜,几个低矮的大棚软塌塌地趴着,破损篷布用胶带缠绕,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
一马平川,想要藏人不容易。

可孟朝宁愿谨小慎微,因为他知道,自己要对付的,不是普通人。

行动小组的成员们围成一个圆,将院落裹在中间,包围式逼近,渐渐收拢。

孟朝带着四个人,疾步进了大院。

左侧是仓库,墙上挂着耙子,地上堆着苞米,右侧一株枯树,几只散养鸡围着打转,咕咕低鸣,忽闪着翅膀逃窜。

院子中央靠后,落着长方形的水泥平房,门上倒贴着个缺了角的菱形福字。

屋内悄然无声。

孟朝和童浩快步上前,分立房门两侧,眼神交流,心领神会。

深呼吸,抬手正待叩击,门,却径自开了。

可走出来的人,并不是倪向东,而是个陌生老汉。

藏蓝色中山装洗得泛白,敞着怀,露出里面油亮的黑棉袄。皴裂大手扶住门框,强撑住身子,趿拉着解放鞋的脚,艰难迈过门槛。

“是我报的警。”

老人头发灰白,黝黑瘦削,似一截枯木,面颊上皱纹堆叠,看不出具体年纪,唯有两颗浅褐色眼珠,间或一转,泛着丝热乎的活人气。

“你们不用找了,” 童浩抬脚要往屋里冲,老人一把薅住他胳膊,“他不在这儿,不在屋里。”

“人往哪儿逃了?”

老人愣了一霎,眨眨眼,半晌才抬手,颤巍巍指向东边,“呃,好像是往那块——”

“别追了,假的。”

孟朝瞥了眼老人,强压住火气,别过头去,打着手势,示意众人收队。

“从我们接到电话开始,倪向东已经不在这儿了,”他转脸看向老人,“你故意把我们引过来,就是要帮他分散警力,拖延时间,对吧?”

他大步走开,在院子四周环视,这才发现泥地上尚留有新鲜车辙,而此刻,院子里却并没有泊着任何一辆车。

站起身,孟朝略略提高了嗓门。

“车呢?也借给倪向东跑路了?”

老人张嘴欲辩,可也只是吧嗒了两下嘴而已,垂着头,呼哧呼哧地喘粗气。

“你这是犯罪,帮凶,”童浩急了,“他是杀人犯,你知道他手上多少条人命吗?你会害死多少人,你知道吗?”

孟朝摆摆手,“先带回局里——”

“抓我,抓我吧,”老人忽然激动起来,扯开嗓子,舞着两只手,几乎杵到了孟朝鼻尖底下,“抓我,我一把年纪了,我代他坐牢,代他受过,枪毙我吧。”

孟朝往后躲了几步,给老马递个眼色,后者见状几步跑上来,伸手扒拉开童浩,箍住老人肩膀,半搀半推地将他拉回屋里。

“大爷,你告诉我们,为什么要报假警?”

“警察同志,我叫你们上这来就是想讲清楚,误会,肯定有误会,”老人拍打着板凳,“不会是东子,绝对不是,我知道他这个人——”

“是不是他威胁你?”童浩也跟了进来,重新掏出他那本笔记本,“逼你帮他撒谎?”

“不是,不是,”老人慌得又站了起来,“不是这么回事。”

老马冲童浩摆摆手,再次将老人按回板凳,“您也配合下我们,把您知道的,都告诉我们吧。”

老人搓着衣角,嗬嗬地倒着气,好半天才终于开了口。

“报恩,我是要报他的恩。”

老人名叫孙传海,年近七十,在乡下种了一辈子的田。

人生第一次进城,是替儿子收尸。

他有两个儿子,可对外承认的,只有小儿子。

用他的话说,大儿子是上辈子的冤孽,从小不学好,长大了更是没出息。跑出去学人赌,欠了一屁股烂账,连夜跑了,这些年来一直杳无音信,不知是死是活。

债主天天上门,连哄带吓,家里但凡值点钱的,大大小小都给诓走了。

后来追债的眼见再没什么可拿的,就又变了副嘴脸,派人来闹,来砸,来整日地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谩骂,搅和得鸡犬不宁,一家人在村子里面不起头来。

孙传海的老伴身体本就不好,面皮又薄,这连气带急的,憋出了大病。咽不下饭,睡不着觉,后来连炕也下不去。连着几个月打针吃药,又横添了一笔费用。

“只有小儿子好。”

老人从记忆中抽出身来,哀求般冲着众人点头,渴望得到陌生人的认同与信任。

“我小儿子是真好,真的,孩他娘常说,这孩子托生在我家,可惜了,这么好个娃子,生在了我家,白瞎了。”

小儿子名叫孙小飞,打小乖巧听话,十来岁的时候,更是愈发的懂事孝顺。

提起小儿子,孙传海的脸上难得的泛起光,仿佛枯朽的生命再次鲜活。

他骄傲地宣称,小儿子脑子灵光,又刻苦,读书好得很,学校里很多老师都认识他,说他是考重点大学的好料子。

“可孬就孬在他哥身上,”想起大儿子,他脸上的光又迅速黯淡下去,“小飞这辈子,就是让他那个不争气的大哥,给活耽误了。”

孙小飞心疼他一大把岁数了,还要腆着脸四处借钱收拾烂摊子,高中毕业后,说什么都不肯再读了,闹着要出去打工,去城里工地上干活。

孙传海自然心疼得不行,他知道工地上搬砖,挣得都是血汗钱,用命换铜子儿。

可小儿子却笑着说没事,累是累,但挣得多,他年轻,睡一觉力气就回来了。多跑几个工地,用不了多久,他哥的账就能还清了,到时候一家人团聚,好好过日子。等生活安顿好了,他也再出去考学,读书。

“他爱看书,这个娃文静,好学着哩,”孙传海笑着笑着,嘴角忽然一瘪,恸哭起来,“儿哟,我的儿。”

他的泪困在皱纹里。

“我的儿从楼上掉下来,钢筋插进肚子,疼哦,怎么能不疼,肚子呀,五脏六腑都在里面。

“那天大雨,车跑不通,管事的又躲了,听他们说,是东子抱着跑到医院的。

“他俩原来不熟,东子那人话少,跟谁都不爱多说。

“我儿平时也是有些交好的,可遇事都怂了,就东子出来帮忙,生生抱着跑到了医院,做手术钱不够,也是他给垫的。”

老人大手蒙住脸,泪从指缝往外涌。

“我的儿,送去时候,人已经不行了,血流光了,活活流死了,我儿是活活疼死的。”

窗外的风停了,屋里只剩下老人的痛哭,他的悲伤是一片汪洋,潮起潮落,无边无际。

孙小飞在听众的想象里又一次坠落,又一次倒在血泊,又一次死去。

旁观者的安慰无关痛痒,孟朝低头抽着烟,不知该说些什么,此刻他能给予的,也只有一声声的叹息。

孙传海渐渐止了哭,抽噎着,打了个响亮的嗝,他抹把鼻涕,顿了顿,重新拾起话头,只是这次讲得硬邦邦,像是故意掺了些坚强。

“后事也是东子帮忙处理的,我瞒着他娘,她本来就躺在炕上,就算知道了,也是干着急,也帮不上什么。

“可是就有嘴贱的,跑来嚼舌根子,一来二去,他娘也知道了,哭,哭了一天一夜,哭着哭着没劲了,捂着心口喊疼,卫生所大夫还没来,她两眼睁着,人就死了。

“人死了,债没还完呀,我老孙头一辈子不愿欠人什么。说实话,也不是没想过死,但我要脸,不能让村里人瞧不起我,死之前,怎么的也得把债还上。

“六十多岁人了,没办法,又出去找活计,可是哪里有人要我嘛?还是后来东子可怜我,给担的保,介绍我跟他晚上一块去做什么场工。

“你们知道场工吗?叫这么个花头,其实还是体力活,当驴当牛马那样使唤,哪里搞活动,搭台子,我们人肉驮着钢筋和板子去。这活白天不好干,耽误人生意,得晚上黑灯瞎火的时候去,等干完了,也都是后半夜了。

“没人愿意跟我一组,嫌我老,都怕吃亏,只有东子。给我带酒,给我分烟,唉,那时候,我俩人窝在车上,半盒烟,分着抽一宿。”

老人沉默下来,众人也跟着沉默下来,只有彼此的呼吸,近在耳畔。

“我这辈子命苦,唯一碰上的好人,就是东子。”

老人挂着泪笑了,用掌根抹了把脸。

“警察同志,你们缓两天抓我吧,我等地里这波菜卖出去,钱就还得差不多了,你们到时候来,我跟你们走,真的,我不跑,这账还上,我也就放心了。”

“老人家,我们不会抓你的,”老马递过去张纸巾,“但是倪向东确实有杀人嫌疑,现在死者三人,希望你能配合我们——”

“不可能是他,警察同志,不可能,”孙传海拍着大腿,“你们去调查调查,但凡共事的,哪个不说他好?

“你们去他家看看,过得那个苦,比我这还不如,什么都是便宜的,吃的喝的都是便宜的,抽的烟也是最便宜的。

“媳妇也不舍得娶,省吃俭用图啥呢?省的钱都捐给别人,有瘾似的,捐给个孤寡老头,你们说说,这么个老好人,能杀人?不可能,真的。”

他扯住孟朝的手不肯撒开。

“而且,他跟小军那么好,亲兄弟一样。你们去问问,真的,去问问,谁不说俩人好的跟亲兄弟一样?”

正辩白着,院外忽然闹哄哄的乱起来,童浩起身朝外瞅,看见七八个人推搡着,一齐涌进了院子。

屋门豁然大开,众人争先冲进屋里,连同着屋外的北风,将孟朝他们团团围住。

来人并不说话,手里攥着什么,脸上红扑扑的,嘴里往外哈着白气。

“你们干嘛?”

“我们是工友,接到老孙头的电话就来了,愿意作证——”

“我们都愿意作证——”

“东子是好人,他每个月给我这寡老头子送猪肉。”

“他跳过海里救我儿子。”

“我住院时候他也捐过钱——”

他们的话语同时炸响,七嘴八舌乱成粥,听不清说些什么,人群躁动起来,还有人把手里的什么玩意,高高举着,使劲往前递。

“警察同志,我一个人的话你们可以不信,可这么些人,这些人都受过他的恩惠,不可能扯谎,”孙传海说着就要往下跪,“我愿意以这条老命担保——”

其他人也跟着跪下去,孟朝这才看清,那人举在头顶的是张红纸,黑色中性笔反复描边,加粗“担保书”三个大字,再下面,是七扭八歪的名字。

“警察同志,我们都愿意作保,东子是好人,曹小军绝对不是他杀的。”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