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收藏后,可收藏每本书籍,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

第五百九十七章 师爷高,县长硬,黄老爷又高又硬!

华娱1997 胖一点 3927 2024-02-25 13:20:14

《让子弹飞》的首映阵容还是挺强的,老姜人缘还算不错,再加上大院出身,还是有人愿意给面子的。

曹老板和葛大爷虽然没怎么吆喝,但地位和人缘摆在这,也有不少人冲着过来捧场。

比如冯,就颠颠的自己跑过来,一方面他在《让子弹飞》有客串,露面很正常,另外也是有意营销一波同期上映的《非诚勿扰2》。

今年的贺岁档不是一般的热闹和豪华,众多名导大牌的大制作上线。

12月4日,陈大导《赵氏孤儿》首映,葛大爷和王学齐主演,并有黄小明、赵闻卓、高缘缘等人配角或客串。

12月14日,《让子弹飞》首映,曹、姜、葛三大巨头,再加上范小胖、胡戈等人气明星加盟。

12月22日,冯执导的《非诚勿扰2》上映,葛大爷和舒大嘴二搭,孙洪雷、安以轩、白百荷参演。

三部电影虽然留出一定档期空间,但仍然不免发声硬碰硬的白刃战。

冯营销是真,但同时也有打探情报的意思。

今年的票房冠军注定是《阿凡达》,14.43亿的人民币的票房,直接是排在第二的7.1亿《唐山大地震》的两倍。

这个数据很难打破。

因为《阿凡达》的成功不仅仅是电影本身,更大的是技术革新,不但引领了刚刚兴起的IMAX/3D电影浪潮,还塑造了一个“世界”。

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存,让所有人意识到原来电影还能这么拍。

以至于除了固定影迷之外,还有大量的路人观众被吸引到影院里,导致《阿凡达》在全球范围出圈,登顶世界影史第一。

毫不夸张的说,这部电影已经不单纯是一部电影,更是一种颠覆认知,领先于时代的电影概念。

如果找一个类比的话,大概可以相当于乔布斯拿出苹果手机,让所有人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智能手机。

考虑到内地电影市场的底蕴,短时间内其他或许可以冲击。

但想超过《阿凡达》,不说一点机会没有,但也同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。

冯不认为《让子弹飞》能超过《阿凡达》,但《唐山大地震》他还真不敢打包票。

特别是《让子弹飞》有曹轩的存在。

打过几次交道的冯,非常忌惮曹轩的票房号召力。

虽不至于是化腐朽为神奇,但如果电影质量过硬的话,曹轩的光环加成是非常恐怖的。

之前他曾问过葛大爷,可葛大爷虽然全程参与《让子弹飞》,但拍戏和成品两回事,最多知道个大概,很难估算出具体质量。

冯实在吃不准,所以亲自过来,就想看看《让子弹飞》的成色。

曹轩有一段时间没看到冯,今天一见面,果然和以前有不少变化。

华谊上市的原始股,再加上《唐山大地震》票房大爆,冯大导演可是捞了不少。

有媒体爆料,仅《唐山大地震》的分成,冯导就入账6000万+。

要知道,《唐山大地震》的制作方票房分成也就大概2.7亿,算上其他收益,就算进账3~3.5亿,冯导一个人差不多拿了总收益的15~20%。

当然,这里面有没有水分,谁也不清楚。

曹轩不太相信,但以王家兄弟对冯的重视,以及冯对《唐山大地震》的功劳,华谊也有可能舍血本拉拢。

但不管怎么说,事业春风得意,身家暴涨成为亿万富翁。

冯大导演腰板现在挺的那叫一个值,眉宇间满是华语电影影史第一的自信和傲气,以前的各个总变成了名字,往常叫名字的都变成了小张、小范。

曹轩怀疑要不是自己手里还攥着繁星院线,再加上票房号召力够强,这厮都敢开口叫他小曹。

“老冯这是豪横了啊。”

曹轩瞄了一眼老姜,后者多多少少也有点看不上眼,咧嘴笑笑。

“人家一年身家暴涨几亿,搁你你不横?”

“对不起,数目太小,我不太能理解这种感受。”

曹轩表情无辜,如果不考虑实质性资产,算公司估值的话,他投资的各大公司发展迅速,他一年增长几百亿都打不住,确实不太适应这种十位数以下的心理路程。

老姜:“……”

每次和曹轩交流完,他总觉得对黄四郎的塑造还是太浅。

也怨他没见识,实在想象不到这帮资本家的“丧心病狂”……

冯小钢看到曹轩,还专门过来聊了聊,姿态虽然依旧放的很低,但多多少少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。

之前,他是想从华谊跳槽到繁星的,毕竟繁星的资金、渠道、专业程度,都要比华谊强得多,老冯难免动心。

不过曹轩没看上他,或者严格意义上来说曹轩不想沾他,面对他的几次有意示好,装作没听懂,算是不动声色的婉拒了。

老冯虽然节操不高,但也是有傲气的,心里怎么可能一点想法。

但之前他还真没啥底气和繁星傲气,直到《唐山大地震》之后,他算是站起来了。

这回见面,明里暗里都有点莫欺中年穷的感觉,想知道曹轩有没有后悔不签他。

曹轩:还真没有

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冯小钢的票房潜力,要签早签了,只不过他不太欣赏对方的品行和处事,所以不会走的太近。

至于他的高票房,繁星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爆款,更谈不上后悔一说。

看着曹轩不动声色,毫不在乎,聊了一会,冯小钢悻悻离去。

老姜忍不住偷笑:“真没后悔,那可是几个亿收入。”

曹轩淡然一笑:“我缺那几个亿吗?要图挣钱,谁特么拍电影。”

曹老板潇洒离去,留下老姜,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,怎么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呢。

又被凡尔赛了吧。

……

首映典礼开始,众多主创落座,两个主持人走流程,上来就@老姜的那两封肉麻的“情书”,在大屏幕上播放了个遍。

骚气的文笔,让现场观众的笑声就没停过,两封信念完,主持人瞄上了老姜。

“姜闻导演您好,我们很好奇,两封信都说葛老师和曹老师已经答应了合作,所以,当时这两封信您是先发给谁的。”

老姜腆着脸表示:“同时发的。”

现场笑声阵阵,主持人看向旁边葛大爷和曹轩:“那两位是谁先接到的信呢。”

葛大爷是装糊涂的高手,没给姜闻拆台,拿着话筒憨笑的说了一声“忘了”。

曹轩可不惯着老姜,或者有意给媒体爆点,拿起话筒揭开了老姜当时的险恶用心。

“姜闻导演绝对是空手套白狼的高手,他和葛老师说我参演,跟我说葛老师参演,我们俩差点上当。”

主持人捧哏功底不错:“您后来是怎么发现的。”

“姜导漏算了一招,我和葛老师有联系,听说能和葛老师合作,我特别高兴,就给葛老师打个电话,结果聊着聊着就发现不对了,两下一对,这事就藏不住了……”

姜闻一直眯着眼笑,听到这话接了一句:“下回我找俩不认识的。”

三大巨头的状态挺好玩,曹轩和老姜就像电影里的角色,有点针锋相对的意思,互相斗嘴,葛大爷就是装糊涂,润物细无声。但偶尔蹦出一句,也特别有梗。

除了三大巨头,范小胖和胡戈也纷纷发言,尤其是范小胖,还分享了一下与老姜拍“床戏”的感受。

很显然,也是特意给媒体爆点,其他不说,就“床戏”两个字,就能拿下不少头条。

此外众多大牌嘉宾也一一露面捧场,甚至还有程龙匆匆从外地赶来。

这回真不是做戏,曹轩刚才都没看见他,不然肯定要聊几句。

程龙和老姜没怎么合作过,但是程六子参演过老姜的《太阳照常升起》,两人私下也算是老相识。

在台上程龙还表示他因为参加这次首映礼,推了两个广告,嚷嚷着让老姜赔钱。

不过曹老板觉得,以程龙大哥的魔力,其实推了这两个广告,对人家企业是好事……

主创和来捧场的嘉宾一一露面之后,又有两个节目,电影才算正式开始首映。

连曹轩自己也很好奇的看向银幕,毕竟《让子弹飞》原版他看过好几遍,但自己演的版本,他还真没看过成品。

《让子弹飞》开头的剧情和曹轩印象没有太大差别,葛大爷吃着火锅唱着歌,就被张麻子带的麻匪给劫了。

只不过县长夫人变成了范小胖,相比于原版的刘佳玲,少了两分成熟韵味,但妩媚身段有过之而无比及。

至少现场许多观众看她和张麻子调情的时候,连声起哄。

最后张麻子进城,胡戈和姜捂两人前来送上“礼帽”,两人挠裤裆的动作让许多胡戈颜粉直呼卧槽。

终于在电影开场十分钟后,曹轩终于出场。

开场就是分饰俩角,一个猥琐轻佻,一个阴狠霸道,自己打自己的戏份,也让许多观众直呼有趣。

之后张麻子和师爷在县衙经典对话,也引起了观众的第一波轰动。

站着把钱挣了,说的是张麻子,同时也说的是姜闻自己。

其实这话有点拐着弯骂人的意思,不管老姜所谓的“跪着”是指观众还是资本,这话说的好像就只有他姜闻一个人有骨气,其他电影人都是跪着要饭的。

华语电影虽然谈不上多么强,烂片也很多,但也不至于只有一个姜闻和《让子弹飞》是站着赚钱。

只不过这就是一句台词,解读出来,大家调侃几句,只要正主不说话,也没必要上纲上线。

姜闻要真有勇气指着内娱开骂,今天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给他捧场。

如果说前面是铺垫,很多观众的情绪都在姜闻、曹轩等演员的戏外故事,从六子剖腹的剧情开始,观众渐渐代入进电影剧情本身。

那种被冤枉却无处诉说,只能剖腹证明自己吃了几碗粉,却无人关心真相的绝望和憋屈,让观众们心疼又愤怒。

作为演员,曹轩本人更关注于这场戏演员的发挥。

要知道,这场戏可是整个电影的转折点,这场戏拿不下来,后面的戏演得再好也差口气。

说实话,六子表现的极为出色,眼神情绪表情极为到位。

当时,剧组这场戏拍了三天,也就是说六子死了三天,剖了十几回腹,才算过关,姜闻评价他自己上也就这个水平。

这当然是自谦之语,六子表现很好,但是毛病还是能挑出不少的。

但老姜他们演技再好,年纪形象不符合,而六子同龄人能拿下这个角色的,在曹轩心里也就寥寥几个。

……

电影也真正来到了第一个大高潮——鸿门宴。

《让子弹飞》上映之前的最大噱头是什么,十个人里八个人会回答,三大影帝首次合作。

而最心心念的莫过于三人同台飙戏。

前面的剧情,三个演员各自出场,并将角色铺垫完成,同时引出剧情冲突,这个时候三人齐聚饭桌,顿时让绝大多数的观众提起了精神。

“黄老爷的宅邸,竹林掩映,碉楼耸立,易守难攻,万夫莫开。”

“县长英雄气概,师爷文采斐然,珠联璧合,二位请。”

寒暄过后,三人来到餐厅,曹轩和姜闻针对“介错人”一事初次交锋。

黄四郎嘴上处处真诚小心,眼神却带着挑衅,带着一种有恃无恐的姿态,仿佛戏耍老鼠的猫。

师爷日常装糊涂,躲在一旁观看。

张麻子起先不动声色,待黄四郎出了第一招,才小小露了一下锋芒。

短短几个镜头对话,瞬间把节奏和张力扑开,三个人在这场戏的表演风格也和他们的人物相似。

之后摊开剧情,也是各有千秋。

“老大往往是空架子,每天眼一睁,几百人吃、喝、拉、撒,都要等着我伺候,真正落到我嘴里的,能有几口。”

“我们没胆子剿匪,但是,借剿匪之名敛财的胆子还是有的,而且很大。”

“硬不硬以后再说,我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,替黄老爷把这条腿接上,一个张麻子也太嚣张了,欺负到黄哥头上了,不答应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那么彼时彼刻……”

“恰如此时此刻!”

“……”

曹轩的表演侵略性很强,急如风火,势若惊涛,意图把控节奏,一口气吃下姜、葛。

姜闻则是不动如山,任尔刀枪剑雨,我自见招拆招,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

两人都是刚硬的路线,如果直接对战,一个不好就容易僵持住,两败巨伤。

这时,中间夹杂着一个左右逢源的葛大爷,就起到关键作用了。

玩的就是一个如沐春风,举重若轻,不断的充当润滑剂,调节缓解气氛,也让这场大战一直延续下去。

高手过招,刀刀致命。

剧情、台词、表演三位一体,整段戏没有半秒的配乐,三个人浑身解数撑起了这场高潮大戏,上演了一场影史级的巅峰对决。

曹轩举手酒瓶:“师爷,高!县长,硬!”

姜、葛同样举起酒瓶:“黄老爷又高又硬!”

当这段戏结束时,明明是一段文戏,但现场上千名观众却感受到其中无数的刀光剑影,仿佛看到了一场极为精彩的动作打斗或者是绚丽夺目的烟花秀,只觉酣畅淋漓,又回味无穷。

这段戏看完,曹轩满意点头,葛大爷神情惬意,姜闻更是毫不掩饰的得意。

“就这一段,这戏就得让不少人记住十年。”

冯在旁边更是酸的厉害,他自觉《唐山大地震》也有几场戏拍的不错,但几乎是徐帆的独角。

哪像这场三大影帝同台,不但演的惊艳,还似乎有了化学反应,层层叠叠,交相辉映,出彩程度远非一般佳作可比。

目录
目录
设置
阅读设置
书架
加入书架
书页
返回书页
反馈
反馈